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英倫纔子型作傢,生於1969年,畢業於劍橋大學,現住倫敦。著有小說《愛情筆記》(1993)、《愛上浪漫》(1994)、《親吻與述說》(1995)及散文作品《擁抱逝水年華》(1997)、《哲學的慰藉》(2000)、《旅行的藝術》(2002)、《身份的焦慮》(2004)、《幸福的建築》(2007)、《工作頌歌》(2009)、《機場一周:希思羅日記》(2009)。他的作品已被譯成二十幾種文字。以及其他一些國際性的文學奬項等。目前定居倫敦北部。
偌大的倫敦城,他和她,本來隻是兩個渺小得幾乎沒有可能相交的點。他突發奇想,想白描一個偶然邂逅的普通女子的人生,完成一部前無古人的傳記。她渴望傾訴,願意成人之美,任他拿一枚放大鏡一寸一寸地洞察自己的悲歡。原來,再瑣碎的生活裏也有驚心動魄,再激烈的情感到頭來也隻會愈嚼愈淡。凡人傳記?愛情故事?人生漫談? 讀阿蘭•德波頓的小說《親吻與訴說》,總是匪夷所思地被他觸到瞭癢穴和痛處,眼前卻是一張,沒有錶情的臉。
如約翰生博士所言,德波頓是那種可以為掃帚作傳的作傢,在他的筆下,掃帚也是活的。 ——《觀察傢》
通過其獨具魅力的寫作藝術,德波頓探索瞭人類由於無法相互理解而産生的悲喜劇,讓我們對自己不再那麼陌生。——《星期日泰晤士報》
發表於2025-02-25
親吻與訴說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肖伯納有一次答一位貴族粉絲時說,如果你覺得一個雞蛋好,是沒必要一定去看那隻下瞭蛋的母雞的。此言甚好, 不過—— 如果一隻母雞曾經生過一隻雙黃蛋,那它生第二隻雙黃蛋的可能性勢必很高, 《親吻與訴說》就是這第二隻雙黃蛋。 作者阿蘭.德波頓,就是大名鼎鼎的暢銷書《旅行...
評分暫時來看,我是唯一一個既給它打五星又願意把蜷縮成一團的思維拉直到有些疼痛的怪人,其實很好,同伊莎貝爾一樣,不需要周圍環境束縛自己,遵從內心的選擇,即使喧囂萬分,也不顧及外界的眼色,好一副淡漠的錶情。這是一種冒險與權威的挑戰,然而,有驕傲的沸點,同樣無可避免...
評分2004年4月上海譯文齣版社重磅齣版阿蘭·德波頓平裝本文集:《愛情筆記》、《哲學的慰藉》、《旅行的藝術》、《親吻與述說》、《愛上浪漫》、《擁抱逝水年華》一套6本,當年5月,譯文齣版社盛邀德波頓本人訪華,引起國內讀者極大關注,之後相繼推齣《身份的焦慮》、《幸福的建築...
評分這是我看德波頓的第一本書。好像不是一個好的開始。 有過這樣一個訪問: 完瞭? 完瞭。 就這些? 就這些。 這是小說嗎? 我寫的小說實際上不是真正的小說,隻是當作小說賣的。我寫的都是論說文體的東西。 很可惜,這段文字是齣現在 後記,而非 引言 之中。 所以,我還是抱...
評分看完很多電影,讀完很多書,交談很多陌生人,之後,你不得不認同,每一個人的情感體驗都是相似的。 我避諱瞭經曆相似一說,因為成功失敗的人生終究有所不同。然而,情感體驗——哭笑喜怒嗔癡愛怨的確是人人嘗遍。 會再度引發這一感慨,緣於剛讀的一本書,阿蘭·德波頓寫的《親...
圖書標籤: 阿蘭·德波頓 小說 隨筆 英國文學 英國 外國文學 哲學 阿蘭德波頓
上海譯文的裝幀果然美= = 這本書的序寫得太好瞭導緻原文我沒看完。。生詞太多,哭TAT
評分interesting 尤其是chpt 9開始 看到普魯斯特問捲的兩個版本有點萌
評分人都是立體的復雜的存在,我們甚至連自己都不甚瞭解自己。我們習慣在成功時關注優點,失敗時關注缺點,但也許今天的失敗正是昨天的成功導緻的。心情也會影響我們對自己的解讀,今天和明天寫齣來的內容可能是截然相反的。如同開篇的引用,確實寫好一生也許和過好一生一樣難。
評分文字輕快又不失深度。喜歡伊莎貝爾這個姑娘。把她和普魯斯特放在一起的那一個部分我真是太喜歡瞭。所以,並不是將普魯斯特放低或將伊莎貝爾抬高。這樣的並置隻讓我們看到,他們都是活生生的有鮮明個性的人,一個優雅睿智,一個俏皮活潑。
評分《親吻與訴說》跟《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一樣,都像成書當下的時代精神,跟米蘭昆德拉相比,德波頓的當下無疑更世俗、離物質更近,如果要問“貼近物質的精神是什麼樣的”,我想或許就是這樣的。
親吻與訴說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