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1805.7.29-1859.4.16),法国政治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1841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49年出任立宪大会副主席和外交部长。在拿破仑三世1851年政变后退出政界,从事历史研究和著述。代表作有《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等。
发表于2025-02-08
旧制度与大革命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这本《旧制度与大革命》是本老书,只不过是最新出版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是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著作,探讨的是法国大革命,原有的封建制度由于腐败和不得人心而崩溃,但社会动荡却并未带来革命党预期的结果,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民众,最后都被相互间的怒火所吞噬。原著出版于1...
评分《旧制度与大革命》读书笔记 同时下的一些解读相反,这本书大概并不是一本要“告别革命”的保守主义著作,在前言中,有这么一个铿锵有力的句子:“这是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时代,尽管它有各种错误,人们将千秋万代纪念它,而且在长时期内,它还将使所有想腐蚀或奴...
评分http://beeplin.blog.163.com/blog/static/172544160201262192954385/ 翻出了自己八年前写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书评~ 那时候正是研三,作为一个刚刚开始对政治经济历史之类玩意儿感兴趣的工科生,上渠敬东老师的理论课,写了这么一个四不像的期中论文。八年过去了,看到一...
评分文/端宏斌 故事要从一则微博说起,著名经济学家华生在几个月前发了一条微博: “去海里见老领导,被推荐读本书,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他认为中国这样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从历史上看也好,今天的外部环境也好,现代化转型不会那么顺利。中国人自己的代...
评分图书标签: 法国大革命 历史 托克维尔 政治 政治学、人类学与社会科学 法国 政治哲学 社会
1789年法国人以从所未有的最大努力,将自己的命运断为两截,把过去与将来用一道鸿沟隔开。但他们不知不觉中从旧制度继承了大部分情感、习惯、思想,他们利用了旧制度的瓦砾来建造新社会的大厦。因此,若要充分理解大革命及其功绩,必须去考察那逝去的、坟墓中的法国。
法国大革命有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似乎要摧毁过去的一切;第二阶段要恢复部分已被遗忘的东西。旧制度有大量法律和政治习惯在1789年突然消失,几年后重又出现,恰如某些河流沉没地下,又在不太远的地方重新冒头,使人们在新的河岸看到同一水流。
这部《旧制度与大革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新东西,发了什么前人所未发的新意?托克维尔开宗明义就指出,他从事的是“关于法国革命的研究”,而不是写另一部大革命史。既是“研究”,就要提出问题。从各章题目就可以知道作者要解决的是哪些问题。从方法论说,这也可以称为后来“年鉴学派”创导的问题史学。例如,托克维尔企图说明:何以全欧洲几乎都有同样的政体,它们如何到处都陷于崩溃?何以封建特权对法国人民比在其他地方变得更为可憎?何以中央集权行政体制是旧制度的体制,而不是大革命或帝国的创造?何以18世纪的法国的人们比其他国家人民更彼此相似,同时又彼此分离,漠不相关?尽管文明不断进步,何以18世纪法国农民的处境有时甚至比13世纪的农民处境更恶劣?何以18世纪法国文人成为国家的主要政治人物?何以法国人宁愿先要改革,后要自由?何以行政革命先于政治革命?路易十六时期是旧王朝最繁荣时期,这种繁荣如何加速了革命?等等。每一个问题几乎都可写成专著。
与19世纪一些思想家、哲学家——从斯塔埃尔夫人到基内——不同,托克维尔不是凭空“思考”法国革命,而是扎扎实实地依靠对原始材料的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他阅读、利用了前人从未接触过的大量档案材料,包括古老的土地清册、赋税簿籍、地方与中央的奏章、指示和大臣间的通信、三级会议记录和1789年的陈情书。他是第一个查阅有关国有财产出售法令的历史家;他还努力挖掘涉及农民状况和农民起义的资料。根据这些史料,他得以深入了解、具体描绘旧制度下的土地、财产、教会、三级会议、中央与地方行政、农民生活、贵族地位、第三等级状况等,并阐发自己的论点。
19世纪中期的政治学著作,跟此前读的卢梭作品和利维坦一样,异常怪异,说历史不像历史,说政论不像政论,还有几分文化散文的飘逸和酸气,偶尔妙语连珠,但大部分都是语无伦次(对,确实是语无伦次)的各种抒情和辩解,也不明白托克维尔在跟谁较劲,时不时一惊一乍的极端情绪化感慨。翻译的又相当晦涩生硬(译者已屎)。总之干货远比预期的少,除了众所周知的几句话跟天朝的形势接近(革命往往会在对苛政“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经济繁荣加速革命的到来),其他99%的内容完全不值得细读(估计法国年轻读者自己都读不进去),王党鞭大概只为这几句话才推荐的吧
评分相对于不动产,土地对人民总有一种特殊得情怀,王权为了得到巩固中空了中层得权利,而部分的土地改革却过多的激发人民的不满,原本领主要缴纳的赋税转移到了拥有土地的人民身上而人民只是得到了土地却不能承担过重的税款。新兴的贵族阶级需要舆论保障信誉带来得权益去支持作家的文学政治……人民相信理性的革命导致自由,而法国大革命的理性只不过发明了一些新的奴役形式
评分对这样的叙事风格,实在是读着痛苦。。
评分三卷正文都是提出疑惑,并自行解答,泛泛而谈,也浅显易懂,反倒“原著者注”,浓缩了几个核心思想。意识形态注定是服从于统治阶级利益的,所以贵族阶层有了“民主、自由”的先进观念,却依旧保留了自身特权,你是没办法指望他们“反躬自省”,一个悖论是,混出头的“第三等级”急于领受新身份,也不会为他所出身的阶层利益考虑。就像大学生进了城,并没有反哺,只是远远的甩开了农村。这一点,我反倒寄希望于文化精英主义了。
评分每节的标题很长,体现了作者想论证的思想。但每节对应的分析总觉得不对题,不深刻,没说清楚。
旧制度与大革命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