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丕信(Pierre-Etienne Will),生于1944年,法国著名汉学家。早年攻读欧洲古典文学(拉丁、希腊、法国)和中文,1975年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1969年入法国国家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任教至今,1991年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研究范围遍及人口史、灾害史、水利史、荒政史、明清国家与经济的关系、明清官僚制度等,有专著2部及论文50余篇,成就卓著,在国际学界享有盛誉。
发表于2025-02-24
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自人类社会出现开始,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之间的互动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或者说,人类社会系统总是在构建多样化的制度结构和制度体系,以实现自身的弹性程度的上升,降低人类社会的脆弱性。或者说,一个有弹性的,可以吸纳自然波动的社会制度体系,一直是困扰整个社会...
评分自人类社会出现开始,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之间的互动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或者说,人类社会系统总是在构建多样化的制度结构和制度体系,以实现自身的弹性程度的上升,降低人类社会的脆弱性。或者说,一个有弹性的,可以吸纳自然波动的社会制度体系,一直是困扰整个社会...
评分翻译了一篇关于抢米风潮的论文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亚洲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斌教授的论文 其中引用了魏丕信教授的文章 赞一个 ------------------------------------------------ 了解到复旦大学的Liu ping教授并未能使《清史研究》或《清史译丛》刊登译文。 最近,该篇译文改投《...
评分读越学术、专业、高水平的书,我就越不能对它的内容说什么。所以我只能说题目之外的。 杂感 1 读着读着,忽然想起姥姥,每次她要买米、买面的时候,留给我的印象是十分重大的事情。每当她把买来的米面袋子装进棕黑色米缸后,总是一下子轻松开心起来。基本是从我们这些八零后小...
评分图书标签: 海外中国研究 历史 明清官僚制度 社会史 官僚制度 荒政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明清史
关于明清时期的国家及其对社会经济的作用,至少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否定观点占据学界主流。本书作者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以救荒为中心,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重新审视。本书以1743-1744年直隶救灾为实例,瞻前顾后,研究了国家的救荒制度、措施及其成效,所论延及官僚制度与管理、国家财政、地方社会、粮食安全、商业与市场、乡村经济和生活,等等,视野广阔。作者所提出的18世纪国家所具有的积极精神,在管理经济方面的高度组织能力、权威性和效率性,已为学界所肯定,由此也证明了本书的开创性学术地位。
目录
前言
中文版序
导论
第一部分 有关中国饥荒的记录
一 对自然灾害的初步考察
二 流民问题
三 社会动荡
四 饥荒与地主制
第二部分 国家干预
五 官僚组织问题
六 堪灾
七 赈济
八 供给:1743-1744年的实例
九 价格调控
十 加强与恢复生产
第三部分 要点与结论
十一 引论
十二 国家经济措施的演变
十三 赈灾的地理分布
十四 要点和结语
附录A 粮食发放的地区分布(A.1-A.10),直隶,1743-1744
附录B 背景资料
注释
参考书目
表格索引
地图索引
数据非常详实,算是从一个侧面描述了18世纪中国集权化官僚政府所拥有的巨大能量,一种比地方乡绅阶层更大的能量。
评分这部从晚明到19世纪中期的荒政史向我们展现了为什么赈灾在中央集权的帝国时代仍能有如此强的制度化特征,不论是在人员、资源的配置以及动员上,还是在国家与地方精英的关系上,魏丕信向我们描绘了一个与传统印象完全不同的帝国。(参见@李伯重 的书评《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和荒政》)
评分可以。开启了一个领域的热点研究。
评分问题提出的一个好例子;重估18世纪
评分: D691/2412
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