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方仲,原名梁嘉官、笔名方翁、方仲、畏人。1908年7月19日生,1970年5月18日逝世,广
东番禺黄埔乡(现属广州市)人,当代中国经济史学家、明清史学家。梁方仲先生出身于书香世家,小时候入私塾读四书五经,奠定了良好的国学基础,1929年入北京上中学,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农学系,次年转读西洋文学系,1928年再转读经济系,1930年毕业,并考入清华大学研究
院,1933年冬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随即任职于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经济史组,开始
了他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的学术生涯。
1934年,梁方仲与吴晗等人成立“史学研究会”,在天津《益世报》和南京《中央日报》开
辟《史学》副刊,编辑出版《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集刊》,这是中国份以“社会经济史”命名的刊物。1937年,梁先生赴日本、1943年赴美国考察,被聘为哈佛大学经济史研究员,1946年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从事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以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的身份,出席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次大会。1947年回国,任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研究员,次年任代理所长。1949年,应岭南大学邀请,任岭南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1952年岭南大学撤销之后,被聘为中山大学历史系二级教授,兼任中山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和广州市政协委员。
梁方仲先生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史,代表作有《一条鞭法》、《明代粮长制度》和《中国历代*、田地、田赋统计》等。
发表于2025-01-22
梁方仲文集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这是一本我读过多遍的好书,每次读它,都会有新的收获!梁先生全书基本上没有一句废话的精炼的语言,每每有深刻的思想,当你阅读面更广的时候,你自然会发现书中更多的思想。 经典! 但用经典二字还是不足以表达它的价值。
评分这是一本我读过多遍的好书,每次读它,都会有新的收获!梁先生全书基本上没有一句废话的精炼的语言,每每有深刻的思想,当你阅读面更广的时候,你自然会发现书中更多的思想。 经典! 但用经典二字还是不足以表达它的价值。
评分这是一本我读过多遍的好书,每次读它,都会有新的收获!梁先生全书基本上没有一句废话的精炼的语言,每每有深刻的思想,当你阅读面更广的时候,你自然会发现书中更多的思想。 经典! 但用经典二字还是不足以表达它的价值。
评分这是一本我读过多遍的好书,每次读它,都会有新的收获!梁先生全书基本上没有一句废话的精炼的语言,每每有深刻的思想,当你阅读面更广的时候,你自然会发现书中更多的思想。 经典! 但用经典二字还是不足以表达它的价值。
评分这是一本我读过多遍的好书,每次读它,都会有新的收获!梁先生全书基本上没有一句废话的精炼的语言,每每有深刻的思想,当你阅读面更广的时候,你自然会发现书中更多的思想。 经典! 但用经典二字还是不足以表达它的价值。
图书标签: 梁方仲 经济史 社会经济史 明清史 明清经济史 梁方仲文集 历史 刘志伟
《梁方仲文集》内容简介:中山大学八十年的光荣历史,是广大师生追求真理与光明,参与社会变革,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是历代学人引进、创新、传播现代科学和文明的历史;是杰出学人辈出、人才培养繁盛、教学科研精进日新的历史。在中山大学的发展史上,镶嵌着一代又一代著名学人的名字,陈寅恪等一批人文大师以他们在文、史、哲等各领域的宏大建树,奠定了中山大学人文学科的学术传统,也奠定了中山大学作为中国名校的地位。
意味深长
评分梁先生的这一系列文章中隐约揭示了一个道理:正史和政书中的典章制度是一只鱼,要放到方志、文书的河流中去,才会有活力。 关于明代经济制度的几篇,是开创性的研究。在赋役制度方面条分缕析地去复原出一个多层次的、鲜活的明代赋役制度运作和变化体系;在财政制度和央地关系方面,虽着墨不如前者丰富,却多见发微之处。 而《户调制和均田制产生的背景》一篇,虽有不少推测的成分,但仍亮点颇多。1.真正地回归原始的文本去讨论“课田”是什么含义,并指出课田与户调相互配合,自耕农因课田而有所保障;2.从物价角度(粟、绢的比值方面)揭示了汉末以来按户收调意味着税收的加重,但是这种加重的税收又与课田制紧密配合。 这本选集应该是最适合本科生学习的一个选集了吧。
评分收录了梁先生绝大部分大文章。刘老师的序言,是后来08年那篇的初稿,值得反复阅读的学术评论典范。
评分梁先生将一条鞭法的设立视为现代田赋制度的开端。明初官府的财政需求没有一定的预算定额,而是根据需要随时派征;纳税人的负担缺乏统一的计算标准,实际是非定额化的,在缴纳钱粮以外还需要大量额外人力物力应差;户既是承担赋役的主体,又是课税客体;派给各户的负担轻重根据其负担能力承担。白银进入财政领域后,由于白银的货币价值较为稳定,可以作为计量不同物品、不用劳役的等价物,这就使得政府可以利用这个统一的价值标准作为定额,编制预算,合并编派,并将赋役银额按比例向丁、地摊征。由此推动了徭役从等级户役转变为比例赋税,徭役课税客体也从户转向丁和地,户下的人丁事产变得不再重要。由此,国家与百姓的关系也从基于人身控制的纳粮当差的关系转变为人民向国家完纳钱粮的关系,赋税的性质变成了比例化的财产税,初步具备了现代财政的特征
评分梁先生将一条鞭法的设立视为现代田赋制度的开端。明初官府的财政需求没有一定的预算定额,而是根据需要随时派征;纳税人的负担缺乏统一的计算标准,实际是非定额化的,在缴纳钱粮以外还需要大量额外人力物力应差;户既是承担赋役的主体,又是课税客体;派给各户的负担轻重根据其负担能力承担。白银进入财政领域后,由于白银的货币价值较为稳定,可以作为计量不同物品、不用劳役的等价物,这就使得政府可以利用这个统一的价值标准作为定额,编制预算,合并编派,并将赋役银额按比例向丁、地摊征。由此推动了徭役从等级户役转变为比例赋税,徭役课税客体也从户转向丁和地,户下的人丁事产变得不再重要。由此,国家与百姓的关系也从基于人身控制的纳粮当差的关系转变为人民向国家完纳钱粮的关系,赋税的性质变成了比例化的财产税,初步具备了现代财政的特征
梁方仲文集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