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德(1869—1951),法國作傢。生於巴黎一個富有資産階級傢庭。10歲喪父,由母親撫養並給予清教徒式的教育,釀成瞭他的叛逆性格。14歲時愛上舅父的女兒瑪德萊娜,1895年同瑪德萊娜結婚。1893—1895年,他兩次遊曆北非,身心發生巨大變化。英國作傢王爾德、道格拉斯玩世不恭的生活態度對他影響很大,他一反清教徒的禁欲主義,開始追求同性戀生活。1925年的非洲赤道之行是紀德人生的又一轉摺點,此後發錶的《剛果之行》等作品引起瞭公眾對殖民主義罪行的注意。
紀德一生著述豐富,代錶作有小說《背德者》、《梵蒂岡的地窖》、《窄門》、《僞幣製造者》等,此外,紀德還寫瞭不少雜文、文學評論等。紀德一生思想比較復雜,他曾參加反法西斯運動並宣稱信仰共産主義,但訪蘇之後,又對共産主義錶示懷疑。二次大戰期間,他潛心於古典文學研究,戰後發錶的《忒修斯》是他的思想總結。1947年,紀德獲得諾貝爾文學奬。1951年,紀德因肺炎病逝於巴黎。
《背德者》是法國作傢紀德的帶有強烈自傳色彩的小說,記述一名違背傳統習俗、企圖遵循他個人癖好的男子的故事。故事中主角米歇爾偕其妻瑪絲琳娜前往北非旅遊,不幸染上肺結核,瑪絲琳娜照顧他時,發現他對她並沒有愛情且具有同性戀傾嚮。返迴法國後,米歇爾遇見超乎道德的梅納爾剋,後者勸他忘掉過去,盡情享受肉欲。不久瑪絲琳娜染病而亡,完全自由的米歇爾決定放縱自己的欲望。
小說宣揚瞭紀德所主張的一種背德主義,即小說主人公身上所體現齣來的大膽藐視一切既定的道德觀念,衝破宗教和傢庭的桎梏,盡情地滿足人的自然本性,追求個人主義的人生理想。在藝術上,小說打破瞭19世紀傳統的小說模式,以法國古典文學的完美形式錶現瞭現代人的復雜思想感情,為傳統的小說模式重鑄瞭新典範。1947年,紀德因《背德者》等作品“以對真理的大無畏的熱愛和敏銳的心理洞察力錶現瞭人類的問題和處境”獲得諾貝爾文學奬。
發表於2025-02-02
背德者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太難評價瞭…… 背德者並沒有給予我一種震撼,也沒有給予我一種迴味,隻是把一堆細密繁雜的意象擺在我眼前,讓我為之苦惱而無法串聯……小說本身要錶達的思想和主題實際上是很簡單的,簡而言之是迴歸自我本質,摒棄異化的世界種種抽象之物,不再去惦記自己所擁有的而是去眺望自...
評分剛好在這個當口,我正在想,到底什麼樣纔是正當的生活? 紀德在開篇中寫,“本書既不是起訴狀,也不是辯護詞,我避免下短語......我並不斷言中立性是一位巨匠的可靠標誌;但是我相信,不少巨匠十分討厭......下結論,準確地提齣一個問題,也並不意味著推定它早已解決瞭。我在...
評分記德一開始就將此書對於他人生的價值,用一個盡含苦澀渣滓的果實來比喻。這個果實也許並不美味,也不理想,“仿佛荒漠中的藥西瓜,吃瞭不但不解渴,還會讓人感到火燒火燎,然而這生長在石灰質地帶的藥西瓜,也可以是金色沙上的瑰麗之態”。當讀者在吃這顆果實的過程中,至於“...
評分背德者,違背道德,聽著貶義,其實我覺得不過是違背傳統道德,而且,傳統,本來就是給一部分人用來打破的。 這部小說和紀德的身世是有重疊的,而且他特彆用瞭中性的態度去寫,我相信,他心裏大概也是這麼想的: 我知道這樣做你們不喜歡,但是我就想這麼做,並且,因為與眾不同...
評分做一個不完美的自己,還是做一個彆人眼中完美的自己?從我們齣生開始,就有一條無形的軌道擺在麵前,每個人的邊界或多或少有一點差彆,但是大趨勢都是通往美德的。鮮少有懷疑,很多時候在個人問題上,我們是用一種社會思維去思考的。譬如,大學選專業,是要自己喜歡,還是...
圖書標籤: 紀德 法國 法國文學 安德烈·紀德 小說 外國文學 背德者 文學
法國的賈寶玉吧。。。
評分為什麼簡介裏的描述我基本都沒讀齣來?我隻是十分不理解他為什麼要帶著她到處周轉……
評分男主對現實生活已經不耐煩到極點,甚至連學術都隻是他身上的粉飾而已,需要剝離開,露齣裏麵新生的肉。我沒有看齣有同性戀暗示的情節。他對小男孩的偏愛與其說是正太控,不如說是渴望著健康,純粹,新生的生命力。妻子的角色貫穿在全文始終,然而又像個單薄的輕飄飄的書頁,孤苦伶仃的懸掛在文章中,既重要又不重要。
評分終於啃完瞭!除瞭中後有一段關於幸福的見解我挺喜歡,其他的都不是很帶感OTL。總之還是很虐,主人公一直在現實和理想、激情與理智、衝破束縛和安寜守己之間掙紮。瑪絲林死的時候好桑心TTATT。
評分看到這種富二代搞文史的設定都哭瞭,真的不給窮人活路嗎……”人窮就受奴役,要吃飯就得乾活,毫無樂趣;我想,一切沒有樂趣的勞動都是可鄙的,於是齣錢讓好幾個人休息。我說道:彆乾瞭,你乾得沒意思。“#搞文史的富二代的自我修養#……雖然這麼吐槽,但此書還是好看、動人的。
背德者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