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因仰慕清初學者顧炎武的人格,更名絳,號太炎,以號行於世,浙江餘杭人。近代著名學者,思想傢、革命傢,清末民初民族革命的代錶人物之一。
章氏一生講學不止,弟子遍及天下,在當代國學研究界的影響巨大。本書選入其中後期兩次具有代錶性的國學講演之記錄。全書嚴謹大方,足可窺見國學總體概貌之一斑,乃是國學愛好者、研究者最佳指引之書。
《國故論衡》由章炳麟(章太炎)撰。分上中下三捲。上捲論小學,共十一篇。討論語言、音韻問題,大抵根據聲韻轉變的規律,上探語源,下明流變,考證詳核。中捲論文學,共七篇。首論文學界說,以為“有文字箸於竹帛”者皆屬於“文”的範圍:亦述曆代散文、詩賦的優劣,大抵於論辯之文尊晚周、魏、晉,於詩賦薄中唐以降。下捲論諸子學,共九篇,通論諸子哲學的流變,於道傢推崇特至,謂儒、法皆齣於道傢,而“經國莫如《齊物論》”。《齊物論》為《莊子》的一篇。
《國故論衡》於1910年初在日本刊行。書刊行時有廣告雲:此書“解說簡明,字理湛深,誠研究國學摺不可不讀”。此言非虛,直至今天,如要選一本既精且廣又能大緻體現章氏學術思想的著述,仍非《國故論衡》莫屬。其不多的11篇內容,基本涵蓋瞭當時“國學研究”的各主要領域。
發表於2025-02-10
國故論衡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章太炎對“文”做過清晰的本體論界說:“文學者,以有文字著於竹帛,故謂之文。論其法式,謂之文學。”顯然,章氏所言說的“文”,是一個比現代漢語中通常被理解的、以情感為中心的“文學”概念更加寬廣的義界。 章氏對文學的定義如何建立?在《文學總略》中,從外延來看,章氏...
評分所謂大師之作的舉重若輕,深入淺齣,大抵就是這個樣子。 章先生素以罵人知名,此書所論鄙薄者多,中意者少,果然是書如其人。 關於唐以後再無好詩的看法,曹雪芹和魯迅應該都錶達過。章大師更狠,“全篇好是古詩的特色,一二句好是此後(指梁末)的定評”,連唐詩也一起鄙視瞭...
評分首先感謝章太炎老師! 推薦理由: (本段寫給未看過本書的讀者朋友,以分享好書) 本書較任公之《讀書指南》,對國學進行瞭更加深入細緻的講解,閱讀難度也更大些,但這些知識又是學習國學所必須具備的,故本書實乃讀罷前書後進一步瞭解國學基本知識之佳作。 閱讀建議: ...
評分在讀章太炎的《國故論衡》之前,隻讀過他的一些小文章,主要是他的一些演講。當時覺得這樣一位大師,在眾黨員集會上,張口閉口兄弟我怎樣怎樣,就像是梁山泊上的好漢們,很是有趣。另一個感覺是,大師的白話文水平真好,好過魯迅一乾人,而古文更漂亮,有韻律,有氣勢。 《國故...
評分一、《東塾讀書記》“分《孝經》、《論語》、《孟子》、《易》、《書》、《詩》、《周禮》《儀禮》、《春鞦》小學諸子《三國誌》硃子書各為一捲,經無《禮 記》,史止三國”,勝在全。而《國故論衡》上捲小學論音韻、文字,中捲文學論文體衍變、詩文源流、祭禮誄頌等,下捲諸子...
圖書標籤: 國學 章太炎 曆史 中國 學術文獻 古典 國故論衡 中國哲學
讀到第二章就很吃力瞭。四星吧,有機會再見。
評分原道
評分關於中國學的精緻的概論.
評分讀之如天書,隻記住甲骨文是假古董……
評分讓我潛心皇古真的有難度,哎
國故論衡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