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論學派研究(上下)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攝論學派研究(上下)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攝論學派研究(上下) pdf epub mobi 著者簡介


攝論學派研究(上下) pdf epub mobi 圖書描述

本文依“綜閤式研究方法”和“解脫詮釋學”的方法,以唯識古學與今學的比較為中心,對攝論學派進行整體的研究。我們利用電腦檢索《大正藏》,並且整理日本佛教文獻與敦煌遺書中的攝論學派資料,發現靈潤、道基、智凝的著作,考察攝論學派的發展史跡。

  我們對真諦的思想定位為“從始人終之密意”,在虛妄與經驗層麵,則是純正的瑜伽行派的“阿黎耶識緣起”,則是屬於“始教”;在轉依的果位上,其主張“相性融即”、“智如不二”與護法一玄奘係所主張“相性永彆 ”、“智如為二”明顯不同,則是具有“終教”的特點。真諦的思想是妄心派嚮真心派的過渡,是一種“中間路綫”,但是其基本立場仍然是瑜伽行派。真諦的“識界”並非是《起信論》的真妄和閤識,但是真諦的佛學思想最終必定能夠走嚮《起信論》,這是其思想的內在必然發展趨勢。

  在心識論方麵,真諦繼承“一種七現”的“一心論”而提齣“一意識論 ”,主張阿陀那識即是染汙意;唯識今學強調彆體彆用的“諸識差彆”,區分阿陀那識與末那識的不同。真諦從種識不分的立場,主張種子是假而無體,阿黎耶識是實而有體;而種子的相續即是阿黎耶識的相續,而不承認種子生種子。護法一係從諸識差彆的立場,主張種子與阿黎耶識都是實有的;建構瞭種子生種子的異時因果與種生現、現熏種的同時因果。

  在影像門唯識方麵,唯識古學從“無相唯識”的立場齣發,主張分彆為因,虛妄為果,虛妄分彆通依他性與分彆性,強調“識境同一”的,層心理結構。唯識今學從有相唯識”的立場,強調虛妄與分彆不同體,分彆為能緣的依他起,虛妄為二取的分彆性,因此必須有兩層心理建構,所以“虛妄分彆”隻是指依他性。唯識古學以“虛妄分彆顯現”詮釋影像門唯識理論,世親依“識轉變”建立瞭整個唯識體係。在認識論,唯識古學強調心識生起時,心識無義但顯現為義,或“似現為義”,顯現即是執取;唯識今學強調心識與心識所顯現的影像是“有所得”,凡夫執“似義”為義”,於是現起分彆性。

  在三性三無性思想,真諦是繼承與綜閤“塵識理門”與“染淨通門”的三性思想,而唯識今學是繼承“情事理門”的思想,從而有不同的展開。真諦與安慧都以八識為能分彆,而護法則強調第六識、第七識為能分彆;而且,護法主張見分、相分同屬依他性,真諦、安慧則無此義。真諦以分彆性、依他性無所有而所呈現的同一無性,即是真實性,因此三性是一;護法係主張於依他性上遠離分彆性,即是真實性,因此三性彼此有分際,不可混同。唯識今學強調“假必依實”的“他性空”,分彆性是“無”,而不否定依他性,所以分彆性是“空”,而真實性是“空性”,因此“空”與“空性”是有絕對區彆的。真諦是站在“性相融即”的立場,主張“空”是否定的對立同一,分彆性無相、依‘他性無生都加以遣除,空與空性是同一的。同時,真諦主張分彆、依他同一無性即真實性,堅持“一切諸法同一無性”,三性為安立諦,三無性為非安立諦,三性同時也是三無性。而唯識今學強調“三無性不離三自性”,這是在三性之外說三無性,二者不能相即。唯識古學主張二重二諦,窺基則主張四重二諦。

  真諦在果報黎耶、種子黎耶之外,提齣“解性黎耶”、“阿摩羅識”,通過淡化如來藏“我”的色彩,融攝如來藏與阿黎耶識兩係,解決瑜伽行派的內在矛盾與睏境。從解脫論來說,阿摩羅識即是境智無差彆、智如閤一、如如智、轉依;從實踐論來說,建立“方便唯識”與“真實唯識”(或“正觀唯識”)的實踐次第。

  在佛性思想方麵,唯識今學主張“五性各彆”與“密意一乘”,提齣“ 理佛性”與“行佛性”;真諦主張“一性皆成”與“究竟一乘”。

  在轉依思想方麵,唯識今學重視轉依的認識論意義,其思想的重點在於 “所依轉變”;強調種子與阿黎耶識都是實有的,所以轉捨與轉得的“轉變 ”,正是阿黎耶識的體之“用”的變化,而其體並沒有變化。真諦的“中間路綫”在轉依思想上有所體現,他一方麵以聞熏習來闡明認識論意義的轉依,即減捨雜染習氣,增長聞熏習,即是所依轉變;另一方麵,真諦以解性黎耶、阿摩羅識、四德種子等,來詮釋存在論意義的轉依,即轉阿黎耶識為阿摩羅識,這是自我存在的基體的全然的改變狀態。

  攝論師由於受地論學派的影響,以“一心二門”來詮釋心識論;而且以真妄、體用、本末等思想來理解三性,齣現兩種形態的三性思想。我們認為,“九識”說是北地攝論師所提齣的。攝論師逐漸背離瞭瑜伽行派的立場,而與“真常唯心”係閤流,強調以佛性為中心,以“佛性”詮釋“十勝相” ,完全是以如來藏緣起來解讀《攝論》,這是攝論學派中國化的核心體現。

  最後,我們指齣真諦的“染淨二分依他”是“立體式”的理解,分彆性與真實性的轉換是非連續的;而《起信論》強調平麵式的“一心二門”,阿黎耶識與法身之間的轉換是連續的,這是二者的不同。同時,我們發現佛教存在論是一種“過程存在論”,一切存在建構於“過程”與“關係”中,如來藏、阿黎耶識、法身、法界等都是一種動態的存在,而不是“批判佛教” 所說不變、無差彆的“基體”,這些絕對觀念是與“空性”緊密相連的。

  本文的創新之處在於,整理、發現一批攝論師的著作與零星資料;在方法論上,提齣“綜閤式研究方法”與“解脫詮釋學”,以阿黎耶識緣起、影像門唯識、三性三無性、佛性、一乘、三乘等思想為中心,對唯識古學與唯識今學進行比較研究。本文指齣,真諦的思想是妄心派嚮真心派的過渡,是一種“中間路綫”,但是其基本立場仍然是瑜伽行派;而且在重視經驗內省以及心理分析的詮釋模式下,唯識今學的發展則是必然的。同時,本文以語言哲學、存在哲學、現象學對唯識思想進行現代詮釋,對“批判佛教”進行很好的迴應。

攝論學派研究(上下)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攝論學派研究(上下) pdf epub mobi 圖書目錄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6-30

攝論學派研究(上下)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攝論學派研究(上下)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攝論學派研究(上下)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喜欢 攝論學派研究(上下) 電子書 的读者还喜欢


攝論學派研究(上下) pdf epub mobi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出版者:宗教文化齣版社
作者:聖凱
出品人:
頁數:687
譯者:
出版時間:2006-9
價格:58.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80123796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佛學  唯識  佛教文化  佛教  唯識學  攝論  聖凱  哲學   


攝論學派研究(上下)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攝論學派研究(上下) pdf epub mobi 用戶評價

評分

大國學基金會於2010年6月22日捐贈

評分

參考文獻很完備,中日英,是我見過大陸佛教著作比較完備的瞭.

評分

參考文獻很完備,中日英,是我見過大陸佛教著作比較完備的瞭.

評分

大國學基金會於2010年6月22日捐贈

評分

參考文獻很完備,中日英,是我見過大陸佛教著作比較完備的瞭.

攝論學派研究(上下)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書屋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