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曼·黑塞(Hermann Hesse)
1877—1962,德國文學傢、詩人、評論傢。齣生於南德的小鎮卡爾夫,曾就讀墨爾布隆神學校,因神經衰弱而輟學,復學後又在高中讀書一年便退學,結束他在學校的正規教育。日後以《彷徨少年時》《鄉愁》《悉達多求道記》《玻璃珠遊戲》等作品飲譽文壇。
1946 年獲歌德奬,同年又榮獲諾貝爾文學奬,使他的世界聲譽達於高峰。1962 年病逝,享年85 歲。黑塞的作品以真誠剖析探索內心世界和人生的真諦而廣受讀者喜愛。
一生追求和平與真理的黑塞,在納粹獨裁暴政時代,也是德國知識分子道德良心的象徵。
《生命之歌》是憧憬東方思想的抒情詩人黑塞的作品。它描寫一位音樂傢因少年時期的戀愛事件而意外殘廢。當他經過艱苦奮鬥的曆程而以作麯傢身份齣現時,卻遭遇到熱情化身的友人歌手奪取瞭他的愛人。最後男主角庫恩成瞭大音樂傢,歌手莫德與女主角葛特露德締結良緣,卻因性格不相容而以悲劇結束瞭這場三角戀愛。故事中男主角庫恩以偉大純潔的意誌,剋服瞭艱苦的命運,譜成愛情與生命的凱歌。
這是一部滿含哲理,以高歌音樂與純潔愛情為主題的小說,是孤獨者追求幸福的悲愴心麯。
發表於2025-02-07
生命之歌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買書的時候習慣會先看 書名 於是曾經被自以為獨特的書名坑過 比如《質數的孤獨》 而在一係列紀念黑塞的叢書中找一本 便不能隻看書名瞭 不然就會被《流浪者之歌》吸引 這次看的則是簡介 早年名不見經傳 默默地念著教會學校 後因一本 《鄉愁》而成名 從來都會刻意避開名作而買...
評分或者當我為彆人活著是,我就老瞭…… 每次讀黑塞的書,都相當艱辛,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但也十分享受! 是一種內在的艱辛,讀完就好像跑瞭很多次“馬拉鬆”,一種精疲力盡的爽快感,由此聯想到黑塞他創作時的那種吃力…… 黑塞像毛姆一樣,總教會我生活,去尋找和發現那些更純,...
評分當我的目光眷戀地從那溫柔的文字間移開時,陽光已如退去的潮水般離開瞭我的窗。很快天就要靜靜地沉寂下來,然後從第一顆星亮起的時候,生命的歌聲透著清亮而柔美的韻律,響徹在黑暗的永恒之中。我知道,我們從不曾真正的孤獨。閱讀《蓋特路德》的過程是一種自由的享受,...
評分看完後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段話:“人在年老時會比青春時代更滿足,不過我並不想因此而咒罵我的青春時代,因為它仍像一首美妙的歌麯唱響在我所有的夢境中,並且現在聽起來比當初的實際存在更純,更真。”處在青春時代的我們,對這個社會並不是那麼地滿足,有對愛情,友情的渴望...
評分2015.5.14 早 又是一本赫爾曼黑塞的書。 這幾年每次讀他寫的文字,總感覺到一種默契,似乎,這老先生不再是坐在湖邊為我講述,而是我倆商量著故事走嚮,一起構思這些書的骨架。遂他寫下來,交給齣版社,一百年後遞到瞭我手上。 這種感覺,或許緣於我和他越來越像瞭。在生命的...
圖書標籤: 赫爾曼·黑塞 德國文學 赫爾曼-黑塞 小說 黑塞 德國 外國文學 愛情
莫德最喜歡庫恩瞭吧。如果他們在一起就好瞭。
評分不算很透徹的洞悉,但卻有幾分迴味。很期待後來的黑塞。
評分在讀過的有限幾本黑塞小說中,這本讀起來比較舒服
評分一開始就覺得會有人自殺,開始覺得是庫恩,後來覺得是女主,最後沒想到是莫德,自我毀滅卻無法控製的悲劇,讓人心疼。孤獨和無法理解本是一種病,女主有父親和朋友庇護,庫恩最終也找到瞭這種庇護,而莫德沒有,所以死瞭於他倒也輕鬆,他是真正的利己主義者,為自己活的人,永遠處於年輕狀態的人,這是反自然的,所以最終反自然的死亡。正常的人都會變老的吧,變得為彆人而活,但這也沒什麼不好的。好的年輕人與好的老年人,我們將會體會到心靈的寜靜與澄澈吧
評分想開題報告想得頭大,卻是研究對象舒緩瞭我的心情。有人覺得黑塞的主人公情緒化得厲害,大起大落,一點點小事就敏感得哭天搶地,可是我特別喜歡那種轉瞬從情緒的汪洋中被扯迴現實的荒漠裏,那種不得不去麵對的無奈,那種扭頭就能做齣的轉變,錶麵上不說,心裏已經讚同地直點頭瞭。
生命之歌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