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泉,1973年生,曆史學碩士(1999年),法學博士(2005年),上海大學和平與發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颱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訪問學者(2001年),上海颱灣研究所特約研究員。曾在《開放時代》、《二十一世紀》(香港)、《上海颱灣研究》等期刊上發錶論文十餘篇,齣版閤著一本。作為主要執筆人先後參與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課題兩項,國務院颱辦課題五項。先後在國有企業、政府機關任職,現從事比較憲政史、颱灣問題研究。
從1913年至1923年,民國國會在製定憲法的過程中,兩遭解散而兩度復會,圍繞內閣製與總統製、單一製與聯邦製等問題,製憲議員展開瞭激烈的爭論。齣於自身利益考慮,製憲議員選擇的是封閉式的製模式和對抗性的製憲策略,他們排斥北洋實力派對製憲過程的閤理介入,沉陷文人式的學理空談而不能閤理地分配政治權力。這些因素,是導緻民初製憲政治和民主轉型終以失敗結束的重要方麵。
本書結閤曆史學與政治學的分析方法,爬梳民初製憲會議的原始記錄,運用理性選擇理論、策略互動論等分析手段,返迴曆史現場進行微觀層麵的分析,力圖避免目的論的後見之明及以往對民初製憲失敗的道德化評價;同時,作者拓寬視野,將民國製憲與美、法等國製憲過程相比較,當前有助於深化我們對民國初年製憲政治的認識。
發表於2024-12-22
失敗的遺産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看瞭前言,發現作者的綜述是相當的完整啊,更是嚴謹,盡量不放過一個細節,特彆是在引文方麵,尊重寫過相關方麵著作的作者;其實,在民國早期,很難找到這樣一部詳細分析整個北洋政治製憲運動的著作,一定程度上算是填充瞭一點這段曆史的空白,很是感謝作者啊其實。
評分集權與分權的艱難抉擇——讀《失敗的遺産:中華首屆國會製憲1913~1923》 2011/5/29 曆史脈絡 民國初年,南京的孫大總統遜位,北京的袁大總統登極。第一屆國會中,革命的國民黨和前清遺臣們就政體是采“議會內閣製”還是“總統製”爭論不休,互不相讓。爭論並沒有隨著宋教仁...
評分集權與分權的艱難抉擇——讀《失敗的遺産:中華首屆國會製憲1913~1923》 2011/5/29 曆史脈絡 民國初年,南京的孫大總統遜位,北京的袁大總統登極。第一屆國會中,革命的國民黨和前清遺臣們就政體是采“議會內閣製”還是“總統製”爭論不休,互不相讓。爭論並沒有隨著宋教仁...
評分看瞭前言,發現作者的綜述是相當的完整啊,更是嚴謹,盡量不放過一個細節,特彆是在引文方麵,尊重寫過相關方麵著作的作者;其實,在民國早期,很難找到這樣一部詳細分析整個北洋政治製憲運動的著作,一定程度上算是填充瞭一點這段曆史的空白,很是感謝作者啊其實。
評分集權與分權的艱難抉擇——讀《失敗的遺産:中華首屆國會製憲1913~1923》 2011/5/29 曆史脈絡 民國初年,南京的孫大總統遜位,北京的袁大總統登極。第一屆國會中,革命的國民黨和前清遺臣們就政體是采“議會內閣製”還是“總統製”爭論不休,互不相讓。爭論並沒有隨著宋教仁...
圖書標籤: 憲政 曆史 民國 近代史 政治學 中國近代史 民國史 中國
作者想嘗試用社會資本、新製度主義等等理論來為自己的分析提供框架,但是最後還是寫成瞭敘事史,用瞭理論也流於拿現成的理論套套,寫的敘事史也總是顛來倒去總有重復,讀起來不是那麼爽快~認為憲政失敗的原因主要在於製憲過程中雙方難以達成妥協而且齣現瞭嚴重的立法失誤,倒不如說民國初年的“憲政”走嚮都取決於兩方政治軍事力量的博弈,決定誰獲得勝利的不是法理,而是誰更強大,這種競爭也是鄒讜所說的全輸全贏的特色政爭模式。
評分沒意思,不好玩。
評分當初作畢業論文時受到很大啓發
評分當初作畢業論文時受到很大啓發
評分我導師的博士論文
失敗的遺産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