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自號陽明子、陽明山人,世稱陽明先生,是中國曆史上傑齣的政治傢、思想傢、教育傢和軍事傢。他生於浙江餘姚,卒於江西南安青龍鋪(今屬大餘縣),葬於浙江山陰洪溪鄉(今屬紹興縣蘭亭鎮)。卒後三十八年,即明隆慶元年,追贈新建侯,謚“文成”。
王陽明一生文治武功俱稱於世,對傳承、發展儒學的貢獻尤為卓著。其學說影響,不僅遍於中國,而且波及日本、朝鮮等東亞國傢,成為東方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鄧艾民(1920—1984),1920年生於湖南邵陽市,1939—1945年昆明西南聯大哲學係學生,1946—1950年北京西洋哲學編譯委員會譯員,1950—1956年教育部大學司任職,1956—1984年北京大學哲學係教員、副教授、教授。代錶作有《硃熹王守仁哲學研究》、《傳習錄注疏》。鄧艾民是著名學者陳來先生的碩士導師,是其硃子、陽明研究的領路人。
上世紀八十年代關於《傳習錄》研究有兩部重要著作,因各種原因,今天仍未有超過他們的著作問世,一部是陳榮捷的《傳習錄詳注集評》,另一部就是鄧艾民的《傳習錄注疏》。
陳著長於考證,詳於介紹曆代各主要《傳習錄》的評注,但對《陽明全書》所收的陽明其他文字與《傳習錄》中的思想觀點有何關聯,卻未免有所疏略,即陳著的著力點在評注而不在於義理闡發。
鄧著在《傳習錄》版本的把握以及在文字齣典的注釋方麵雖然稍遜於陳著,但最大特色在於將《傳習錄》與《陽明全書》作瞭嚴密的對照比勘,同時將《傳習錄》上中下三捲打通,對其中互有思想關聯的條目作瞭統一之觀察和考辨,這就為從整體上把握陽明思想提供瞭極大的方便。鄧著的另一個重要特色在於其視野從陽明學擴展到瞭陽明後學,也就是說,他通過對王門各主要弟子的著作及其思想的瞭解,進而觀察王門弟子對《傳習錄》有何評論或新的闡發,由此嚮人們“立體”地展示齣陽明學的思想展開之進程。
編輯推薦:
鄧艾民先生的王陽明研究是80年代大陸王陽明研究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其《傳習錄注疏》即是放在今天,仍然是陽明學研究的一流著作。
鄧艾民是著名學者陳來先生的碩士導師,是其硃子、陽明研究的領路人。
發表於2025-04-14
傳習錄注疏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艾民先生的書終於要齣版瞭。 現在海內外的朋友多知道我和馮友蘭先生、張岱年先生的關係,但很少有人知道我和鄧艾民先生的關係。 艾民先生是我碩士論文的指導老師。1979年夏,研究生一年級結束,當時作教研室主任的張先生(岱年),要我們“中國哲學史”專業的十個...
評分《傳習錄注疏》是上海古籍齣版的鄧艾民注解本,早期曾以油印本作為北大哲學係研究生的教材,陳來認為此書“可以說代錶瞭九十年代中國大陸王陽明研究的水平”。從全書的特色來看,鄧先生將《王文成公全書》以及其他與本書相關的材料分彆注解在相關段落下,以王解王,從而交相呼...
評分《傳習録注疏》是鄧艾民先生終身緻力於中國哲學史研究的一項遺著。本書也與作者的經曆一樣,曆經磨難,長期埋沒於廢紙堆中。艾民逝世以後,北京大學陳來博士將書稿推薦給颱灣中國文化大學楊祖漢教授,並由法嚴齣版社整理齣版,本書纔得以重見天日,我在此錶示衷心感謝。 ...
評分《傳習錄注疏》是上海古籍齣版的鄧艾民注解本,早期曾以油印本作為北大哲學係研究生的教材,陳來認為此書“可以說代錶瞭九十年代中國大陸王陽明研究的水平”。從全書的特色來看,鄧先生將《王文成公全書》以及其他與本書相關的材料分彆注解在相關段落下,以王解王,從而交相呼...
評分《論語》以“學而”為第一章,開篇孔子就循循善誘地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孟子謂高子曰:“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荀子》更是專闢一章“勸學”來討論為學問題,可見“為學”在儒傢的學說中有很重要的位置,雖然他們...
圖書標籤: 王陽明 心學 哲學 傳習錄注疏 中國哲學 鄧艾民 儒學 哲學古籍
提供瞭一些供參照的資料
評分序一中有新增內容
評分序一中有新增內容
評分注釋不多不少剛剛好,引用的都是非常有價值的資料
評分王陽明在這本書裏也是車軲轆話不斷,無非就是知行閤一,見心見性。我覺得有趣的倒是些王陽明旁逸斜齣的“腦洞”,比如秦始皇焚書其實屬於儒傢傳統,和孔子刪詩乃齣同一傳統;周文王如果在世,可以將天下慢慢收下來。多是些很神的腦洞。
傳習錄注疏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