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德萬,(Hans J. van de Ven),荷蘭人,1980年畢業於荷蘭萊頓大學中文係,入美國哈佛大學師從孔飛力研習中國近代史。1987年獲博士學位。隨後任教於英國劍橋大學。現為該校第10任漢學教授。
主要著作有《從朋友到同誌:中國共産黨的初創》(1991年),現研究項目為中國近代海關史。
以往歐美學術界在論述抗戰前夕和抗日戰爭期間中國政府的作用時,多采用“史迪威模式”,把目光更多投嚮中外關係,特彆是中美關係。本書作者認為應從中國社會本身來尋求答案,為此,在翻閱爬梳瞭大量原始檔案和文獻的基礎上,對此項課題進行重新研究,提齣瞭不少新看法,供中國學界和一般的文史愛好者參考。
“在我的分析中強調四個主題。第一,我把戰事和軍事置於國民黨曆史的中心,這段曆史從20世紀20年代中期作為一個附有武裝力量的革命組織的崛起,直到1945年8月隨日本投降而終止的抗日戰爭,到彼時為止,我相信其失敗雖然不是不可避免的,卻是可以預見的。……
第二,國民黨民族主義的一項內容是駁斥將中國描繪成一種不尚武的文化。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西方認為中國不尚武、消極和落後的觀點在中國內部被接受瞭。……
第三,雖然國民黨人受到西方軍事模式和文化批評的影響,他們並沒有忘記中國自己的曆史,他們的政策采納瞭過去的傳統。……
第四,我很重視地緣政治。一方麵,這要求注意國民黨自己在地緣政治方麵的深謀遠慮。在這一方麵,從1935到1939年,國民黨試圖利用日本和中國東北有漫長邊界的蘇聯之間的衝突……”
發表於2025-02-24
中國的民族主義和戰爭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看這本書之前,本以為此書隻是齊锡生先生《劍拔弩張的盟友— 太平洋戰爭期間的中美軍事閤作關係(1941-1945)》一書的補充,看完之後纔發現齊锡生的700頁的大作反而成瞭方德萬先生的補充。 這本書無疑有太多的缺點,簡單列舉下 1.中方抗戰的一手戰爭檔案資料基本來自87年齣版...
評分當初剛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也是剛係統接觸颱灣材料的時候,難免有些驚艷的感覺,對漢學傢比較佩服。但最近更多的接觸英美方麵的材料和觀點之後,發覺漢學傢們雖然說也到處尋找原始材料,但對這些材料的解讀以及運用,不免有些漏洞百齣。當然,現在如此看,正如我前幾年看一樣...
評分在作者看來,現代戰爭的勝者,具備這樣二個特徵: 一是政治上舉國團結,不說一個主義一個領袖,至少是朝野一緻對外,絕無自我分裂內訌之舉; 二是經濟上具備持久戰的潛力,無論是糧食,燃料,金屬等基本原料的供應,還是軍火與運輸裝備的生産,乃至戰鬥人員的訓練與養成,都是...
評分看這本書之前,本以為此書隻是齊锡生先生《劍拔弩張的盟友— 太平洋戰爭期間的中美軍事閤作關係(1941-1945)》一書的補充,看完之後纔發現齊锡生的700頁的大作反而成瞭方德萬先生的補充。 這本書無疑有太多的缺點,簡單列舉下 1.中方抗戰的一手戰爭檔案資料基本來自87年齣版...
評分在作者看來,現代戰爭的勝者,具備這樣二個特徵: 一是政治上舉國團結,不說一個主義一個領袖,至少是朝野一緻對外,絕無自我分裂內訌之舉; 二是經濟上具備持久戰的潛力,無論是糧食,燃料,金屬等基本原料的供應,還是軍火與運輸裝備的生産,乃至戰鬥人員的訓練與養成,都是...
圖書標籤: 曆史 海外中國研究 民族主義 中國近代史 方德萬 中國的民族主義和戰爭 中國曆史 抗戰
即使在抗戰初期,國民黨內部依然是勾心鬥角、陰謀不斷,更不用說國共之間瞭。以民族主義為旗號、全民團結抗戰從一開始就是假象。由此徹底懷疑民族主義在實際政治決策時的有效性,功利始終應是揣摩政治人物思想的第一要素。
評分作者方德萬是孔飛力在哈佛的弟子,現在劍橋大學擔任第十任漢學教授,陳寅恪先生抗戰勝利後曾被擬聘為該校第四任漢學教授,後因眼疾未赴任,由此可見此人的學術功力。方德萬主攻中國近代史領域,主要研究國共兩黨關係史以及抗戰史、近代海關史,運用史料尤為齣色,如兩岸圖書檔案機構以及美國國會圖書館檔案資料的篩選利用,足見其視野之寬泛、用功之勤勉。他用不可辨駁的史實修正瞭我們以往對於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對於抗戰態度的偏見,更把汪僞、國共、日本三者之間犬牙交錯的關係披露無遺。對於我們重新認識國民政府在抗戰中的領導作用是有著非常大的啓發意義。
評分看瞭第一章,就有種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的感受,看來我還是太年輕瞭……
評分即使在抗戰初期,國民黨內部依然是勾心鬥角、陰謀不斷,更不用說國共之間瞭。以民族主義為旗號、全民團結抗戰從一開始就是假象。由此徹底懷疑民族主義在實際政治決策時的有效性,功利始終應是揣摩政治人物思想的第一要素。
評分這翻譯實在是。。。
中國的民族主義和戰爭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