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春,1965年5月齣生於四川蓬安,於1983年進入四川大學哲學係攻讀哲學本科,1987年獲學士學位;同年9月進入南京大學哲學係攻讀現代西方哲學碩士學位,並於1989年9月提前攻博;1991年1月因導師工作調動轉學杭州大學繼續攻博,於1992年6月獲哲學博士學位。畢業後一直在杭州大學哲學係從事教學科研工作,於1994年12月獲副教授任職資格,1998年8月獲教授任職資格。曾於1997-1998學年度到法國從事訪問研究。目前任職於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哲學係,從事本科、碩士、博士各層次的教學工作,指導碩士、博士研究生多人。主要研究方嚮為現代西方人本主義哲學,重點為法國現象學-存在主義,結構-後結構主義,關注的主要代錶人物是梅洛-龐蒂、列維納斯、福柯、德裏達等人,著有《沉淪與拯救:剋爾凱戈爾精神哲學研究》,(人民齣版社,1995,東方齣版社,1997), 《文本的世界:從結構主義到後結構主義》,(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1998),《解構理論》(揚智文化公司,1994),《德希達》(生智齣版社,1995),《傅柯》(生智齣版社,1995),《梅洛龐蒂》(生智齣版社,2003)等,翻譯有梅洛-龐蒂著作三部:《哲學贊詞》(商務印書館,2000),《行為的結構》(商務印書館,閤譯,即齣),《世界的散文》(商務印書館,即齣)。
“法國哲學比較生動,比較活潑,比較富於機智,簡直就是聰明機智本身”(黑格爾語),本書即在現代哲學進程中探討“生動”、“活潑”、“機智”的當代法國哲學,從語言、身體、他者及其相互關係的角度,展現當代法國哲學以瓦解意識哲學為目標的感性智慧之旅。
發表於2025-02-02
語言·身體·他者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來自《哲學研究》2008年第3期 20世紀被英美哲學傢稱作“分析的時代”,而哲學分析的對象主要是語言,這當然毫不奇怪;因為整個英美分析哲學的傳統正是把語言分析作為主要內容。但是,如果有人認為20世紀的法國哲學也是以語言問題作為自己的一大主題,那麼就需要加以注意瞭,因...
評分來自《哲學研究》2008年第3期 20世紀被英美哲學傢稱作“分析的時代”,而哲學分析的對象主要是語言,這當然毫不奇怪;因為整個英美分析哲學的傳統正是把語言分析作為主要內容。但是,如果有人認為20世紀的法國哲學也是以語言問題作為自己的一大主題,那麼就需要加以注意瞭,因...
評分來自《哲學研究》2008年第3期 20世紀被英美哲學傢稱作“分析的時代”,而哲學分析的對象主要是語言,這當然毫不奇怪;因為整個英美分析哲學的傳統正是把語言分析作為主要內容。但是,如果有人認為20世紀的法國哲學也是以語言問題作為自己的一大主題,那麼就需要加以注意瞭,因...
評分來自《哲學研究》2008年第3期 20世紀被英美哲學傢稱作“分析的時代”,而哲學分析的對象主要是語言,這當然毫不奇怪;因為整個英美分析哲學的傳統正是把語言分析作為主要內容。但是,如果有人認為20世紀的法國哲學也是以語言問題作為自己的一大主題,那麼就需要加以注意瞭,因...
評分來自《哲學研究》2008年第3期 20世紀被英美哲學傢稱作“分析的時代”,而哲學分析的對象主要是語言,這當然毫不奇怪;因為整個英美分析哲學的傳統正是把語言分析作為主要內容。但是,如果有人認為20世紀的法國哲學也是以語言問題作為自己的一大主題,那麼就需要加以注意瞭,因...
圖書標籤: 法國哲學 哲學 楊大春 法國 身體 法國哲學史 現代哲學 後現代
略.
評分寫得不錯,著力彰顯齣晚近法國哲學裏現象學存在主義和結構——後結構主義的張力,以此謀篇布局,統攝語言、身體、他者三個問題,清晰可讀。不過,由於作者自己也認為,這三者的關係是相互交叉的,所以,各部分的內容未免有些重疊。還有一點我覺得奇怪,在這本介紹當代法國哲學的書裏,阿爾都塞竟是缺席的。
評分有底氣用這種思路來寫已經不錯瞭
評分略.
評分用來混瞭一篇期末作業。。。。。。。
語言·身體·他者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