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弗•拉什 Christopher Lasch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与社会心理学家。其主要著作有《自恋主义文化》、《最小的自我》等。曾有人评价说,当代没有任何一位历史学家能像他这样引起公共论坛的震撼。他的文章忠于事实、风格特异,又平易近人,每部作品的出版总会引起极大轰动。
发表于2025-04-10
自恋主义文化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该书针对种种自恋所引发的症状简提出了不少有创意的治疗方法,在这其中包括了佛教的正念。正念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冥想的方式,排除当下的其他杂念,专注于积极的意识。谦逊和自我同情,表达感恩都对自恋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毕竟我们都希望能生活的更加和谐,而不是整天如同炮仗...
评分 评分 评分一、个人心理危机的普遍化: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新马尔萨斯陷阱? 在两百年前工业社会刚刚崭露头角、世界人口爆炸近在眼前的时候,英国学者托马斯·马尔萨斯做出了一个因为错得离谱而十分出名的悲观预言:农业社会的人口灾难即将出现。在农业时代的社会里,人口增长使经济和社会...
评分一、个人心理危机的普遍化: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新马尔萨斯陷阱? 在两百年前工业社会刚刚崭露头角、世界人口爆炸近在眼前的时候,英国学者托马斯·马尔萨斯做出了一个因为错得离谱而十分出名的悲观预言:农业社会的人口灾难即将出现。在农业时代的社会里,人口增长使经济和社会...
图书标签: 心理学 社会学 文化研究 自恋 美国 克里斯托弗·拉什 文化 美国文化
我们是否爱上了我们自己?是否在追求自我满足时牺牲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是否在疯狂追求“自我”和“性解放”的同时,失去了亲密、欢乐与互相之爱?
正如本书于1979年问世时所指出的那样,它要阐述的是“一种正在死亡的生活,一种崇尚竞争的个人主义文化”。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和西方社会,焦虑的、自我关注的自恋性格,正逐渐取代了弗洛伊德时代那种深受超我意识压抑的歇斯底里型性格。
作为个人主义发展的结果,自恋主义,正是西方社会文化的核心性格与心理特征,也是当代西方社会文化与心理危机的根源。
本书是20世纪社会心理和文化批评的经典之作,对于美国乃至西方的学术界以及社会公共议题影响巨大,并获得了当年度的美国国家图书奖。
序言一语成谶。最惊人的一个观点足以解释后现代社会中焦虑的起源,当儿童教育责任被从原生家庭剥夺,本该由个体经验连续覆盖的历史观念逐渐弱化为对未来的枯竭想象。作者抽丝剥茧的解释了一系列现象中的作用机制,自二战后消费主义文化兴起而开展的表象审美主义的需求再造,当人们将世界作为自我反射的镜子,最终将丧失一切真实感。
评分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348be0102vvdj.html
评分水土不服
评分已购。四星半,出版于79年书,现在看来也像说的是这里。但这种“像”可能因为作者表述是论断式的,模糊的。他对现象的描绘比他的心理分析好。。。现代人既已向公司献出了他掌握的绝大多数技能,就再也满足不了他自已的物质需要了。家庭不但丧失了其生产功能,并且也丧失了它的许多再生产功能,以致男男女女们在没有领有一定文凭的专家的帮助下甚至都抚养不了孩子。自助传统的衰退也使一个又一个日常生活的功能消失,并使个人依赖于国家、公司和其他官僚机构。自恋主义是这种依赖性在人类心理上的反映。尽管自恋主义者不时会幻想自己权力无限,但是他却要依靠别人才能感到自尊。离开了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的观众他就活不下去。他那种脱离家庭纽带和社会机构束缚的表面自由并不能使他做然挺立,也不能使他作为一个个人发出光辉。
评分不错,作者描述了60-70年代开始盛行的自恋主义文化,并且叙述了围绕着“自恋主义”文化,哪些思想、社会经济的变化使之成为可能,它有促使了哪些观念的变化,贯穿始终的是对精神分析的批判性解读,以及对于新的统治形式的分析。可以与米德对于文化新模式的状况的判断进行对读,在米德这里对新的文化构想的仍是带有乐观的性质,但是对于拉什来说,现在的问题恰恰在于我们割裂了与过去的联系,没有了历史感。另外作者的文化史的背景使这本书的非常丰富,从赫伊津哈到巴塞尔姆,这样的写法很迷人~
自恋主义文化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