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

中国思想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日)沟口雄三 译者:龚颖、赵士林

沟口雄三,(1932—2010)著名汉学家、中国思想史学家。1932年生于名古屋市。1958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中国文学科。1967年名古屋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修毕。历任埼玉大学教养部助教授,教授;一桥大学社会学部教授;东京大学文学部教授。沟口雄三是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前大东文化大学教授,因罹患帕金森病,于2010年7月13日凌晨1点,在东京都练马区一家敬老院逝世。

沟口历任一桥大学与东京大学教授,以研究中国宋代至现代思想史而享誉学界,并是日中专家研讨项目“日中知识共同体”的骨干成员。著作有《作为方法的中国》、《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中国的冲击》等。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日)沟口雄三
出品人:
页数:347
译者:龚颖
出版时间:2014-2
价格:4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48387
丛书系列:沟口雄三著作集
图书标签:
  • 思想史 
  • 沟口雄三 
  • 海外中国研究 
  • 历史 
  • 日本汉学 
  • 日本 
  • 中国 
  • 海外中國研究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国思想史(宋代至近代)(精)》由作者沟口雄三两部通论性的思想史著作构成,《儒教史》从“儒教”的角度梳理从北宋王安石经朱熹、王阳明到李贽、戴震,一直到20世纪的大同观的思想中,儒家观念的发展脉络(从天理向公理的转换)和在社会政治层面的屈折展开。《中国的思想》则是面向普通读者的普及性读物,主要通过与日本同类概念的比较,探讨了天、理、自然、公等中国思想史中的核心概念的特质,并对这些概念从宋代到近代怎样完成了质的展开,分别做了重点考察。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1958年,25岁的沟口雄三从东京大学文学部毕业后,遵循日本长子继承家业的传统,经营家族土木测绘公司,直到其步入正轨后,方才交棒给弟弟,以32岁的“高龄”重新入爱知大学攻读中国思想史。在这段学术空白期,精通汉语的沟口除了经商外,还积极从事中日友好活动。他在名古屋组...  

评分

书很好,但是编校真是醉了。 关于“·”的使用不规范。其一,表示连接时候本应该使用小连接符“-”,“自然·道德·政治”,“天理·人欲”诸如此类用法不一而足。其二,在后一篇的翻译中,表示名和字的区分,古籍中不加区分,台湾书作也多用此法,比如“程颢明道”,“颜元习...

评分

1958年,25岁的沟口雄三从东京大学文学部毕业后,遵循日本长子继承家业的传统,经营家族土木测绘公司,直到其步入正轨后,方才交棒给弟弟,以32岁的“高龄”重新入爱知大学攻读中国思想史。在这段学术空白期,精通汉语的沟口除了经商外,还积极从事中日友好活动。他在名古屋组...  

评分

1958年,25岁的沟口雄三从东京大学文学部毕业后,遵循日本长子继承家业的传统,经营家族土木测绘公司,直到其步入正轨后,方才交棒给弟弟,以32岁的“高龄”重新入爱知大学攻读中国思想史。在这段学术空白期,精通汉语的沟口除了经商外,还积极从事中日友好活动。他在名古屋组...  

评分

1958年,25岁的沟口雄三从东京大学文学部毕业后,遵循日本长子继承家业的传统,经营家族土木测绘公司,直到其步入正轨后,方才交棒给弟弟,以32岁的“高龄”重新入爱知大学攻读中国思想史。在这段学术空白期,精通汉语的沟口除了经商外,还积极从事中日友好活动。他在名古屋组...  

用户评价

评分

偏向史而非思想。

评分

左派思想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似乎是此老的一贯预设。

评分

中国的思想可以说是最全面完整的体现沟口整体认知的小册子

评分

将理学被埋没的积极面挖出,几有作为人之发现的文艺复兴之感。对比阳明与陆以及朱子的异同颇为有趣,看到了阳明对于朱子学的修正与扩大,在前也看到了北宋五子以外的范王在朱子学容器上的助力。虽然,这二者的容器自身一者为重术中央官僚一者为重德地方精英。对于新旧党的异同分析令人信服。阳明学中因此既有体制化的一面也有因四无而极端化的反体制的一面,日本阳明学的反体制特征似乎根源于在地势力的贫瘠。还有一些概念的梳理对比,很见功夫也很启发人。最后,作者论述中的公私之说尽显见识与关怀。以公去私虽无市民式个人,这里既涉及财产也涉及自由,但这恰恰是历史传统所在,或许它本身并不坏只是做的实在不够好。说起来自信满满却又动辄我有我也有,李泽厚确未过誉。

评分

后半与前半颇有些重复,但是多了中日之间的比较,谈公/おおやけ、私/わたし,简要但是精当,同时联系中日在近代转关时的政治走向,有启发。此外介绍朱子、阳明学在日本的受容的部分算是扫了下这方面的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