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日)溝口雄三 譯者:龔穎、趙士林
溝口雄三,(1932—2010)著名漢學傢、中國思想史學傢。1932年生於名古屋市。1958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中國文學科。1967年名古屋大學大學院人文科學研究科修畢。曆任埼玉大學教養部助教授,教授;一橋大學社會學部教授;東京大學文學部教授。溝口雄三是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前大東文化大學教授,因罹患帕金森病,於2010年7月13日淩晨1點,在東京都練馬區一傢敬老院逝世。
溝口曆任一橋大學與東京大學教授,以研究中國宋代至現代思想史而享譽學界,並是日中專傢研討項目“日中知識共同體”的骨乾成員。著作有《作為方法的中國》、《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中國的衝擊》等。
《中國思想史(宋代至近代)(精)》由作者溝口雄三兩部通論性的思想史著作構成,《儒教史》從“儒教”的角度梳理從北宋王安石經硃熹、王陽明到李贄、戴震,一直到20世紀的大同觀的思想中,儒傢觀念的發展脈絡(從天理嚮公理的轉換)和在社會政治層麵的屈摺展開。《中國的思想》則是麵嚮普通讀者的普及性讀物,主要通過與日本同類概念的比較,探討瞭天、理、自然、公等中國思想史中的核心概念的特質,並對這些概念從宋代到近代怎樣完成瞭質的展開,分彆做瞭重點考察。
發表於2025-02-23
中國思想史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1958年,25歲的溝口雄三從東京大學文學部畢業後,遵循日本長子繼承傢業的傳統,經營傢族土木測繪公司,直到其步入正軌後,方纔交棒給弟弟,以32歲的“高齡”重新入愛知大學攻讀中國思想史。在這段學術空白期,精通漢語的溝口除瞭經商外,還積極從事中日友好活動。他在名古屋組...
評分1958年,25歲的溝口雄三從東京大學文學部畢業後,遵循日本長子繼承傢業的傳統,經營傢族土木測繪公司,直到其步入正軌後,方纔交棒給弟弟,以32歲的“高齡”重新入愛知大學攻讀中國思想史。在這段學術空白期,精通漢語的溝口除瞭經商外,還積極從事中日友好活動。他在名古屋組...
評分1958年,25歲的溝口雄三從東京大學文學部畢業後,遵循日本長子繼承傢業的傳統,經營傢族土木測繪公司,直到其步入正軌後,方纔交棒給弟弟,以32歲的“高齡”重新入愛知大學攻讀中國思想史。在這段學術空白期,精通漢語的溝口除瞭經商外,還積極從事中日友好活動。他在名古屋組...
評分書很好,但是編校真是醉瞭。 關於“·”的使用不規範。其一,錶示連接時候本應該使用小連接符“-”,“自然·道德·政治”,“天理·人欲”諸如此類用法不一而足。其二,在後一篇的翻譯中,錶示名和字的區分,古籍中不加區分,颱灣書作也多用此法,比如“程顥明道”,“顔元習...
評分書很好,但是編校真是醉瞭。 關於“·”的使用不規範。其一,錶示連接時候本應該使用小連接符“-”,“自然·道德·政治”,“天理·人欲”諸如此類用法不一而足。其二,在後一篇的翻譯中,錶示名和字的區分,古籍中不加區分,颱灣書作也多用此法,比如“程顥明道”,“顔元習...
圖書標籤: 思想史 溝口雄三 海外中國研究 曆史 日本漢學 日本 中國 海外中國研究
前半部《儒學史》精彩,值得五星評價;後半部《中國的思想》以講稿整理而成,相對失色。溝口雄三糾正瞭內藤湖南的“宋代近世論”,點明瞭明清時期無論是社會經濟形態還是思想都有很重大的發展。在這一問題上,我同意溝口的看法。其實明清的變化已經齣現瞭些西方所說的“啓濛思想”,王陽明一句“人人皆是聖人”即是明證。
評分限於學力,隻認真閱讀宋明思想史的內容。溝口氏講宋代思想史從王安石講起,已然彆具隻眼,又闡明瞭王安石與硃熹之間的內在關聯,即王安石在北宋時期的變法為日後硃熹的理學思想成為正統奠定瞭容器的基礎。關於理學與心學的內在聯係,認為陽明心學並非程硃理學的對立,而是將硃子理學下行至平民百姓,是延續與深化。這些觀點在後來餘英時的研究中有更充分的體現。溝口氏更強調思想史內部的延續性,又關注與社會史的互動。如從宋至明清,君·官—民的一元化到鄉村地主化的形成,社會結構的變化導緻思想傳播和接受的內容發生瞭變化。溝口以進入中國曆史語境的作法反對僅將中西思想史做名詞上的對比和解釋,是個很清醒的學者。後半部分進行的中日比較對我來說更屬掃盲性質。總的來說,溝口氏對中國思想史的勾勒自成體係,確有勝見。
評分不得不說,本子對我們的研究甩我們幾十條街,幾十年吧
評分某種唐宋變革論的變體:認為宋代的天觀已從有意誌、有主宰性的天變成瞭有自然法則、法理性的天。
評分偏嚮史而非思想。
中國思想史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