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邁剋爾•蘇立文(Michael Sullivan,1916—2013)
牛津大學聖凱瑟琳學院榮譽退休院士,曾在劍橋大學、斯坦福大學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從事教學及研究。榮獲過美國國傢人文基金會、古根海姆基金會、洛剋菲勒基金會等多所機構頒發的多項榮譽和研究基金。
1940年代來到中國,並開始接觸中國藝術,結識瞭龐薰琹、吳作人、丁聰、鬱風、關山月、劉開渠等中國現代藝術傢,此後一直與幾代中國藝術傢和諸多藝術機構來往密切。畢生專注於中國藝術的研究和傳播,是最早嚮西方引介中國現代藝術的西方學者之一,並成為這一領域的國際權威。著有《中國藝術史》《20世紀中國藝術與藝術傢》《東西方藝術的交會》等多部深具影響力的專著。
譯者簡介
徐堅
中山大學曆史學係教授。畢業於北京大學考古學係,後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考古係和英國牛津大學東方學部學習,曾擔任美國巴德學院訪問助教授及法國高等人文和社會科學基金會愛馬仕學人。研究領域包括東亞及東南亞青銅時代考古學、考古學理論和考古學史、早期文明比較研究、工藝美術和小藝術傳統、瀕危檔案、文化和族群研究。 著有《暗流:1949年之前安陽之外的中國考古學傳統》等,譯有《閱讀過去》《考古學思想史》和《理解早期文明》等作品。
最好的中國藝術史入門書,牛津、耶魯、普林斯頓沿用40年之經典讀本
牛津大學榮休院士、中國藝術史權威 邁剋爾·蘇立文院士 繼《20世紀中國藝術與藝術傢》之後又一重磅力作
《中國藝術史》通過梳理遠古、先秦、秦漢、三國六朝、隋唐、五代與兩宋、明清直至20世紀的中國藝術,將中國 藝術的不同門類——建築、雕刻、繪畫、書法、陶瓷等在不同時代的錶現形式及特點清晰、細緻、全麵地展現在瞭讀者麵前。
作者蘇立文不僅全麵論述瞭中國藝術的特點本身,而且更加著重於藝術與曆史的結閤,將中國藝術的不同錶現形式置於宏大的曆史敘述之中,書寫齣瞭縱貫數韆年的中國藝術之演進脈絡。
這本書是最好的中國藝術史著述。除瞭蘇立文,沒有任何中國藝術史傢能擁有如此廣泛的知識。 ——班宗華(Richard Barnhart,耶魯大學藝術史教授)
蘇立文《中國藝術史》一書錶述之清晰、內容之均衡,對主題把握之熟稔,幾乎無齣其右者。它為所有的中國藝術初習者提供瞭極好的途徑。 ——謝柏軻(Jerome Silber Geld,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史與考古係主任)
蘇立文先生是中國美術界的老朋友,他對中國藝術不遺餘力的研究和推介,不僅對中國,而且對全人類的藝術發展,都是貢獻巨大的。——潘公凱(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蘇先生對中國藝術和中國人民始終抱有巨大的熱情,非常讓人感動。 ——邵大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係教授)
蘇立文教授對中國藝術傢和中國藝術史傢都給予過很多鼓勵和提攜,是一位真正的仁人長者,我們都很感激他。——萬青力(香港大學中國藝術史教授)
發表於2025-02-02
中國藝術史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很有收獲,早期的部分更有價值一點,畢竟西方學者的視野寬、知識新,能有如此概說書比較難得。宋以前的幾章,遇到譯文彆扭的地方,查瞭一下原文。後麵的頁碼是原著的。 6/3:可以篤定的是新石器時代…… 原文:and it is clear now that Neolithic communities…. 改譯:現在...
評分尚可。西方人就事論事的理念嚮來比當代中國人要強些,但不介意作為入門讀物,本文內容淺顯寬泛,可為他山之石,但過於武斷,疏於深層次的理論支持,懵懂無知的情況下難免有先入為主的隱患,況且一傢之言,不足為訓。當然,最刺激本人情感的一點就是,這哥們動不動就說這個那個...
評分《中國藝術史》係邁剋爾·蘇立文(Michael Sullivan)老先生畢生心血之作。2013年,世紀文景打算將《20世紀中國藝術與藝術傢》、《藝術中國》和本書一並翻譯再版,是為蘇立文著作集,並力邀先生來華。當時老先生已是97歲高齡,身體欠佳,更兼八月份滬上氣候炎熱,無論是...
評分尚可。西方人就事論事的理念嚮來比當代中國人要強些,但不介意作為入門讀物,本文內容淺顯寬泛,可為他山之石,但過於武斷,疏於深層次的理論支持,懵懂無知的情況下難免有先入為主的隱患,況且一傢之言,不足為訓。當然,最刺激本人情感的一點就是,這哥們動不動就說這個那個...
評分《中國藝術史》係邁剋爾·蘇立文(Michael Sullivan)老先生畢生心血之作。2013年,世紀文景打算將《20世紀中國藝術與藝術傢》、《藝術中國》和本書一並翻譯再版,是為蘇立文著作集,並力邀先生來華。當時老先生已是97歲高齡,身體欠佳,更兼八月份滬上氣候炎熱,無論是...
圖書標籤: 藝術史 藝術 中國 蘇立文 曆史 文化史 文化 中國藝術史
譯文的語感非常好
評分19世紀下半葉以來,中國藝術在西方之藝術史學科中逐漸引起注意,並有西方學者開始進行研究。進入20世紀後,隨著西方之藝術史研究目光從西歐嚮東歐、近東、中東及中國、印度、日本的延展,中國藝術史成為西方之藝術史學科的個重要研究對象。歐美大學在藝術史係逐步建立起中國藝術史學科,中國藝術被視為東方藝術的重要代錶。中國藝術史之所以引起西方學者的重視,主要是中國藝術具有數韆年不間斷的光輝曆程和傑齣的藝術作品,從新石器時代的玉器、彩陶,到商周甲骨文、篆書、漆器、帛畫、青銅器,從秦漢雕刻、畫像石到晉唐人物畫,從宋代院體畫、瓷器、文人畫到元明清山水畫、花鳥畫及現代藝術,琳琅滿目,大放異彩。研究中國藝術,對於世界藝術史或西方之藝術史學科,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評分19世紀下半葉以來,中國藝術在西方之藝術史學科中逐漸引起注意,並有西方學者開始進行研究。進入20世紀後,隨著西方之藝術史研究目光從西歐嚮東歐、近東、中東及中國、印度、日本的延展,中國藝術史成為西方之藝術史學科的個重要研究對象。歐美大學在藝術史係逐步建立起中國藝術史學科,中國藝術被視為東方藝術的重要代錶。中國藝術史之所以引起西方學者的重視,主要是中國藝術具有數韆年不間斷的光輝曆程和傑齣的藝術作品,從新石器時代的玉器、彩陶,到商周甲骨文、篆書、漆器、帛畫、青銅器,從秦漢雕刻、畫像石到晉唐人物畫,從宋代院體畫、瓷器、文人畫到元明清山水畫、花鳥畫及現代藝術,琳琅滿目,大放異彩。研究中國藝術,對於世界藝術史或西方之藝術史學科,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評分配圖精彩,通觀全書,曆史背景敘述過多,有時讀著覺得有齣離“藝術史”之感,反而是隻有三十頁的最後一章“20世紀中國藝術”更有看頭。總體而言,沒有想象中那麼好,但還是值得一讀
評分英國學者蘇立文的一本中國藝術通史類著作。本書最大的優點,在於為認識和理解中國藝術史,提供瞭一個條理清晰、內容分明的框架;除此之外,本書將藝術發展背後的時代政治、社會背景,交待得也比較清楚。關於各個時代藝術特徵和代錶性藝術作品的論述,因為受限於通史的體例和篇幅,顯得蜻蜓點水、淺嘗輒止。然而這樣的梳理,對於藝術史初學者來說,還是具有獨特的價值。
中國藝術史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