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曼特尔(Hilary Mantel),英国女作家。毕业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随后曾在老年病医院工作,还在一家百货商场做过销售部助理。2012年10月16日凭借历史小说《提堂》再次获得英国布克文学奖,成为英国历史[4]上两获此项殊荣的第一位本土作家,也是获得这一殊荣的首位女作家。主要作品有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著作《一个更安全的地方》(1993年),以及探讨现代英国人及其精神世界的《月黑风高》(2005年)。
2012年布克奖、2012年科斯达文学奖、入围2013年沃尔特•司各特历史小说奖短名单
《纽约时报》书评版评出的“2012年度十大好书”小说类排名第一的作品。
2012年《出版人周刊》十佳图书、2012《华盛顿邮报》十佳图书
Specsaver 国家图书奖之“英国年度作家”
托马斯•莫尔死 后,亨利八世的宫廷依然阴云密布:新王后安妮•博林并没有如愿诞下王子,亨利的眼睛又盯上了狼厅的简•西摩……此时,宫廷里流言四起,传王后不忠、甚至乱伦。托马斯•克伦威尔,国王的秘书管,早已洞悉先机,只待国王一声令下,便会扳倒安妮•博林和她的家族。最终,王后的命 运将何去何从?克伦威尔又将付出何等代价,能否全身而退?
继2009年《狼厅》获得布克奖后,续集《提堂》再次摘得了2012年布克奖和科斯塔文学奖,希拉里•曼特尔成了第一位两获布克奖殊荣的英国作家,也是第一位有此成就的女性作家。在布克奖历史上,只有J•M•库切和彼得•凯里曾经两获殊荣。如今,曼特尔正在致力于创作“托马斯•克伦威尔三部曲”的完结篇——《镜与光》。
——读Bring Up the Bodies(中译《提堂》) 沙漏 作为一个对英国历史只知道他们的国王大多叫“亨利”,女王大多叫“伊丽莎白”的我来说,看《Bring Up the Bodies》(中译《提堂》),远远比中学时代看外国普及名著吃力得多。阅读也是一种能力,并不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相...
评分 评分Anne与Cromwell之间相生相克相杀,已经臻于某种极致,“他使她成为王后,她使他成为重臣”,但是两人开始互相不爽,互相警戒,这样的关系仿佛《双重赔偿》还是《邮差只按两遍铃》里同谋的有罪男女,曾经有过的美好都转变为冰冷的对视与猜忌,其实一句话就足以概括这两位了。Haw...
评分 评分下午躲在cafe shop角落把Bring Up The Bodies读完,还是是看电视剧The Tudors容易些,HM小说里人物多容易犯晕。Bring Up the Bodies翻成提堂,这里的Bodies更像是指Body Counts,与Wolf Hall比,这次是以Anne Boleyn等人之死为结局。 其实Queen Anne有自己的悲剧色彩,但她为基...
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比第一部好看,完全看进去了。是慢特尔变得平易近人了还是她的文风我习惯了?
评分一段无比精彩的历史,书中平凡无波澜的语句却精准而细致地重现了短短数月中的惊涛骇浪,步步紧逼的节奏越往后越舍不得停下来,直到安妮步上断头台终于溃坝一般倾泻而下——单是描绘这一幕的短短一段文字便足以显示这本书的惊人笔力。期待三部曲的最终卷。
评分安博林上断头台那段写的真是好啊……比看剧的感觉还要震撼~
评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你看得到为他人编织的牢笼,却又看不到自己走向断头台的路。
评分这本比《狼厅》好入状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