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法国著名作家、思想家,1907年生于索恩-卢瓦尔,2003年逝世于巴黎。布朗肖一生行事低调,中年后不接受采访与摄影,但他的作品和思想影响了整个法国当代思想界,对法国许多大知识分子和大作家如乔治‧巴塔耶、列维纳 斯、萨特、福柯、罗兰‧巴特、德里达等都影响深远。
关于译者
汪海,1977年生,安徽芜湖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曾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文学、神学与艺术研究中心留学并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助理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20世纪法国文学理论、比较文学,以及道家哲学的现代阐释等。代表著作:《行动:从身体的行动到文学的无为》。
发表于2025-02-02
死刑判决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故事其实没那么复杂却读的很累 线索人物和自述交织 作者提供给我们充分的情节和散落的情绪 让我们把破碎又模糊的故事拼凑起来。 以前看文学作品会觉得借用第三视角人物“我”是为了更加客观和掌握全局 可惜在布朗肖这里并不适用 断裂破碎的片段和我纯粹的抒情让人缓不会神。 看...
评分 评分【14年初读笔记,多谬伪,已改入18年布朗肖论:https://www.douban.com/note/693107332/】 《死刑判决》是布朗肖最“通俗易懂”的作品,文本的前半部分尤其如是,但是后半部分我们还是看到了后来我们所熟悉的那个布朗肖。 布朗肖是“作者隐退”的先导,并已几乎将自我的消隐(...
评分晦涩难懂。 1、某些煞有介事的细节是相当有意义的,可以看出其价值和作者的功力 2、心理想法(而非感情)的部分少有看懂,难以抓住其中逻辑。(读过黑塞我才意识到心理想法的逻辑居然可以这样精深) 3、叙述的形式及其混乱复杂,这极好地增加了晦涩。以叙述者说自己想把一些事...
图书标签: 莫里斯·布朗肖 法国文学 法国 布朗肖 小说 文学 死亡 外国文学
布朗肖是出了名地晦涩难懂,然而这部可以被笼统地贴上后现代主义标签的作品,却很可能是布朗肖十余部小说与叙事作品中最容易进入的一部。它有可辨的情节线索,有主要人物,甚至非常奢侈地,还有具体的历史背景与地理环境:二战开始前后,法国巴黎。更诱人的是,它有一个自传体框架,包含着一个爱情故事、悬疑故事、神秘故事,或许也可以说是一个带有哥特气息的恐怖故事。如果认真起来,你还能从中读出政治寓言和圣经叙事的痕迹。那些喜欢接受挑战的读者也不会失望,因为这篇叙事仍然具有很强的先锋性。作为布朗肖的第一部“récit”作品,它开启了布朗肖对这一独特文学体裁的实验,继续着他对于“纯小说”梦想的探索。事实上,在布朗肖的所有小说与叙事作品中,《死刑判决》或许是迄今吸引到最多评论与研究的一部,足见作品的魅力和它在布朗肖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现在,每当坟墓向我敞开双臂,一个强大的念头都会在我心中升起,把我带回到生命这一边,是什么使这一切成为可能?是我的死亡发出的冷笑。但要知道,我即将前往之地,既无劳作,也无智慧、欲望与争斗;我将进入之所,无人进入。这就是最后一搏的意义。
死亡与爱情的不可能性/暗物质/夜闯与手模/叙事/还原本体/永恒轮回/黑夜与白昼。对死亡的打断是一种无尽死亡中的死亡判决,而无尽是将来即来的绝对精神。
评分一口气读完了这本太屌震撼!布朗肖真正是爱与死的巫师,主体和语言深邃的混沌、不可能性,感动极了。“法国知识界的暗物质”!
评分爱的可能性是一条曲线,它力图无限接近但永远不会相交的那条渐近线就是爱的不可能性。真正的爱开始于一种失控,一种无法抑制的坠落。
评分或许这一切看起来很幼稚。无所谓。这幼稚非常强大,足够延续一个已经丢失的幻想,迫使已经消失的东西重新出现在那儿。在我们喋喋不休的闲聊中,似乎存在着一句话的重力,还有对它的模糊记忆,那就是我曾对她说的那句“来”;她来过,又离开过,但永远无法再离开。
评分我梦见,我在梦里我梦见我自己。有的书适合高兴时读,有的书适合绝望时读,布朗肖的书则契合着所有寂静的夜晚。如清泉,如蝉鸣,如垂柳。温暖、暧昧,亲昵但点到为止。避开了激情与政治,也避开了同情心与优越感的诱惑。一朵淡黄色的玫瑰花。
死刑判决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