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玥 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历史系博士。现为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历史系教授、杰克逊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研究部主任。研究方向为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前期的中国社会历史,著有 Republican Beijing: The City and Its Histories(2003);与他人合作编著有Everyday Modernity in China(2006),The Modern Girl Around the World: Consumption, Modernity, and Globalization(2008)。
发表于2025-02-24
民国北京城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凡是这类书,我都眼巴巴的等着想看,想看看别人是怎么讲述一个城市的,特别是还会谈到一个城市底层的一面,更带动我的兴趣。现在的历史多是被某些视角固定下来的,那些没法发声的人和事,往往静静的被历史的灰尘淹没。去翻看的时候,却发现那里才更生动更有味,而且隐隐约约的...
评分北京城第一段真正意义上的铁路,建在紫禁城内。1888年,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把一辆德国小火车送给慈禧,并在她的花园里铺设了铁轨。火车共有六节,现代工业的外壳下,是符合王朝尊卑等级的内部装饰:黄缎是慈禧太后御用的,红缎给宗室,官员则只能用蓝缎。坐上了西洋奇器...
评分本书研究建立在史谦德和韩书瑞两本北京专著基础之上,她了解北京的文学读物是《北京乎》和老舍小说。本书最核心的理论是将传统的发明改为传统的回收利用:将过去的东西改造成对当下有用的东西,例如把紫禁城和皇家园林改成平民可参观的旅游景点,将旧书和古董送到琉璃厂和隆福...
评分原载《读书》2015年第2期 现代作家老向在《难认识的北平》一文中,这样描写30年代的北平,“北平有海一般的伟大,似乎没有空间与时间的划分。他能古今并容,新旧兼收,极冲突,极矛盾的现象,在他是处之泰然,半点不调和也没有”,汽车与马车齐驱,时髦姑娘与小脚女人同行。...
评分《民国北京城》是第一部对民国时期北京的空间变迁、日常物质生活及其文化表述做出系统研究的重要学术专著,与其他研究北京的著作相比,该书的一个独特视点在于对民国时期北京的普通人群及其日常生活实践的极大关注。“传统的回收”这一概念的独到应用具有很大的启示,它对过去...
图书标签: 北京 城市史 民国 历史 社会史 文化 城市 董玥
本书不是把城市作为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舞台,而是综合考察北京这个古老帝都本身的转型,以及被塑造成现代中国“文化城市”的过程。作者指出,今天所认为的“老北京”其实并不很老,它并不是帝都时代的北京,而是不那么遥远的民国北京。今天对老北京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是将历史商业化的产物。北京不仅是政治活动中心,也是各类人群的生存社会。在作者的观察视野下,北京城获得了深刻的、实质性的学者叙述。
——唐晓峰
《民国北京城》是第一部对民国时期北京的空间变迁、日常物质生活及其文化表述做出系统研究的重要学术专著,与其他研究北京的著作相比,该书的一个独特视点在于对民国时期北京的普通人群及其日常生活实践的极大关注。“传统的回收”这一概念的独到应用具有很大的启示,它对过去与现在、旧与新、物质与文化的认识提供了一个新的辩证的视点。
——张鹂
不清楚为啥这书评分这么高,断断续续看了近两个月,可喷之处尤其多。说真的,读过这书的人你们真的觉得“回收”是个特别牛逼的概念么
评分无论是角度还是叙述都很精彩。有一天晚上路过皇城根遗址公园,看到热闹的广场舞和散步分人群,才真切感受到书中所提到的帝都空间、权力的转型。当下的北京城应该如何书写呢?
评分无论是角度还是叙述都很精彩。有一天晚上路过皇城根遗址公园,看到热闹的广场舞和散步分人群,才真切感受到书中所提到的帝都空间、权力的转型。当下的北京城应该如何书写呢?
评分感觉用“回收”统摄不住作者想要处理的材料。但如果丢弃这个概念,则又更不系统。
评分本書從城市規劃、經濟生活和城市書寫(社會學、歷史學與文學)三個層次,談論1911﹣1937年的中華民國時期北京城。作者核心觀點是該時期的北京處於「傳統的回收」的「物質和文化生產和流通的模式」(26),即現代性下,「過去」(大到風景名勝,小至盆盆碗碗)都被不斷地以碎片化的方式回收以供當代北京使用,人們也透過回收的傳統,想象未來的北京。這當中既有文人墨客的主觀與主動想象和懷舊,也有底層百姓迫於經濟窘困的無奈之舉。但這些在民國回收的「過去」,未來卻成為人們想象「帝都盛景」的重要資源。最扼要地說,本書希望處理「過去」在走向民國,走近現代性過程中的北京,扮演了什麼角色,尤其在市民生活中扮演了何種角色。
民国北京城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