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哈罗德•伊罗生(Harold R.Isaacs,1910—1986),30年代活跃于中国,曾任职《大陆报》,后主办《中国论坛》杂志。1933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执行委员,与鲁迅等人关系密切。1953—1965年任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研究中心副研究员,1965年以后任政治学教授,1980年曾到中国访问,拜访宋庆龄、丁玲与茅盾等人。28岁即写成探索1925—1927年中国革命的经典作品《中国革命的悲剧》,其间曾赴挪威访问托洛茨基。此外著有《亚洲殊无和平》、《心影录: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和印度形象》、《以色列的美国犹太人》等。
译者介绍
邓伯宸,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曾任报社编译、主笔、副总编辑、总经理,现为《新观念》杂志专栏作者。曾获时报文学奖附设胡适百岁诞辰纪念征文优等奖。译作包括《丘吉尔的黑狗》、《时间等候区》、《说谎:揭穿商场、政治、婚姻中的骗局》、《觉醒风:东方与西方的心灵交会》等。
发表于2024-11-25
群氓之族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族群意识不仅区别人我,而且切割人我。它为人我之别的感情因素提供价值基础,并在与别人接触的过程中形成相当程度的冷酷与暴力。by Harold R. Isaacs 关键词:族群认同,政治变迁,民族分离 《群氓之族》是一部带有预言性质的学术著作,初版于1975年。作者从身体、名字、语言...
评分个体从其被母体孕育之时就已经以基因记忆的方式被打上了一些标签。身体特征、家庭谱系等原生性因素搭建起来的初级连带网,使它在未出生时就与世界上某些群体存在着联系。这种以原生性因素为基础所形成的初级连带与在政治利益、经济关系上建立起来的联系相比,前者更加稳固。这...
评分 评分 评分老实说,我被极大的震撼了。 所谓的读书的快感, 大概就是这样了。 本科时,自个儿在那读克氏的《最初和最终的自由》, 读得津津有味, 对自己无聊化的人生, 进行了循序渐进的去无聊化。 我深深的觉得那本书对我的影响直至今日。 而这次的《群氓之族》反倒把我拉回了初中时...
图书标签: 社会学 大众心理 社会心理学 哈罗德·伊罗生 社会科学 政治 心理学 历史
欧洲人做过这样的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60年来,地球上没有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
美国人《群氓之族》作者发现,从1945年到1967年,因族群、宗教、信仰等造成的冲突,已经导致750万人死亡,而且迄今未止(按:这还不包括激烈的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
人类的科技越来越全球化,政治却越来越部落化;人类的传播系统越来越普及化,对于该传播哪些东西却知道得越来越少;人类离其他的行星越来越近,对自己这颗行星上的同类却越来越不能容忍;活在分裂之中,人类越来越得不到尊严,却越来越趋于分裂。面对世界资源与权力的前所未有的激烈争夺,人类社会正把自己撕裂,撕裂成越来越小的碎片。
本书作者从部落偶像、身体、名字、语言、宗教、民族、历史起源、新多元主义等多种角度探究族群的本质,讨论群体认同在政治变迁压力下的自我塑造,缕析民族主义对世界格局的改变,以及认同问题对个人心理的巨大冲击。作者返回源头,从人性的基本面,考察群体认同的各种因素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环境,纠缠扭结,以致我们以各自的形态变成今天这副模样。
在全球化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将世界抹平的今天,人类各种族间的冲突却呈愈演愈烈之势,现代人对归属感的需要也变得空前迫切,焦虑感与孤独感成为心头的梦魇,挥之不去。阅读本书,既像是在读历史,又像是在读预言。读历史,是作者30多年前所点名的族群冲突点已经一一爆发;读预言,则是作者早已看到一些进行式的和未来式的族群冲突。
个人认为就大众心理学的研究读本来看,不如前面两本《乌合之众》以及《狂热分子》,资料不可谓不多,谈到了印度人、黑人、犹太人对身份的认同以及世界格局动荡给民族、国家所带来的巨变。印度千年的种姓制度、尼格罗几百年来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和接纳,可是问题该如何得到解决没有更好的答案。每个民族都希望得到平等的权利,怎样的多元化才能让人类社会的各民族平等相待,满意彼此的生活形态。
评分内容确实有点老了,新鲜感缺失,也可能是我读得太快。作者当年批判日本山寨,殊不知电子时代日本一下成为创新先驱,希望今天的中国也能像过去的日本。译者有一些词,我还真不认识,比如杌陧,在在,付诸阙如,褫夺,不克,奥援,揭橥,戛戛难哉,入厝。印象比较深的是,讲犹太人对以色列国籍态度,德国西欧来的,不再相信国籍的安全感,而从德国以东或阿拉伯世界来的,国籍是他们从未拥有的保护。印度给贱民以身份,年轻的婆罗门少年请贱民老人做客,却被贱民老人拒绝,好比为南方而战的黑奴。把卡扎菲译成格达飞,把阿米什人译成宾州瑞士孟诺教派信徒也是有趣。本来是想看看能不能对满清统治民族认同有所启发,但此书基本都是从弱势族群角度考虑的,收获不大。
评分尔尔。
评分内容确实有点老了,新鲜感缺失,也可能是我读得太快。作者当年批判日本山寨,殊不知电子时代日本一下成为创新先驱,希望今天的中国也能像过去的日本。译者有一些词,我还真不认识,比如杌陧,在在,付诸阙如,褫夺,不克,奥援,揭橥,戛戛难哉,入厝。印象比较深的是,讲犹太人对以色列国籍态度,德国西欧来的,不再相信国籍的安全感,而从德国以东或阿拉伯世界来的,国籍是他们从未拥有的保护。印度给贱民以身份,年轻的婆罗门少年请贱民老人做客,却被贱民老人拒绝,好比为南方而战的黑奴。把卡扎菲译成格达飞,把阿米什人译成宾州瑞士孟诺教派信徒也是有趣。本来是想看看能不能对满清统治民族认同有所启发,但此书基本都是从弱势族群角度考虑的,收获不大。
评分这是一本常常被忽略的书,比起《狂热分子》、《乌合之众》,它当年选取的议题太过超前。但在当下,这本讨论族群问题的书稿,真的值得大家认真一读。它足够严谨,又深入浅出,从概念出发,却有历史性的观照,对理解现在世界各地严重的种族冲突提供了非常好的视角。
群氓之族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