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哈罗德•伊罗生(Harold R.Isaacs,1910—1986),30年代活跃于中国,曾任职《大陆报》,后主办《中国论坛》杂志。1933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执行委员,与鲁迅等人关系密切。1953—1965年任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研究中心副研究员,1965年以后任政治学教授,1980年曾到中国访问,拜访宋庆龄、丁玲与茅盾等人。28岁即写成探索1925—1927年中国革命的经典作品《中国革命的悲剧》,其间曾赴挪威访问托洛茨基。此外著有《亚洲殊无和平》、《心影录: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和印度形象》、《以色列的美国犹太人》等。
译者介绍
邓伯宸,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曾任报社编译、主笔、副总编辑、总经理,现为《新观念》杂志专栏作者。曾获时报文学奖附设胡适百岁诞辰纪念征文优等奖。译作包括《丘吉尔的黑狗》、《时间等候区》、《说谎:揭穿商场、政治、婚姻中的骗局》、《觉醒风:东方与西方的心灵交会》等。
发表于2024-12-27
群氓之族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哈罗德在生肯定没有料到欧洲的高度整合,也不会想到美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任黑人总统。但是他预测到了东欧的动荡以及中国混乱的民族问题。为什么西方列强的民族同化越来越强烈,而(前)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矛盾却如此尖锐?以美国为首,将各个种族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现在看来显然...
评分人是社会化的生物,如果说人出生时是生为单个人的人,但出生后便自然归于某些集团,家庭、民族、国家、肤色甚至宗教信仰等等。 那么人又为什么会这样呢?应该是人无法独立在大自然以及竞争化社会生活,所以必须结成团体,本书就是解析这种现象。其实我觉得当今的台湾和香港所谓...
评分族群意识不仅区别人我,而且切割人我。它为人我之别的感情因素提供价值基础,并在与别人接触的过程中形成相当程度的冷酷与暴力。by Harold R. Isaacs 关键词:族群认同,政治变迁,民族分离 《群氓之族》是一部带有预言性质的学术著作,初版于1975年。作者从身体、名字、语言...
评分 评分图书标签: 社会学 大众心理 社会心理学 哈罗德·伊罗生 社会科学 政治 心理学 历史
欧洲人做过这样的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60年来,地球上没有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
美国人《群氓之族》作者发现,从1945年到1967年,因族群、宗教、信仰等造成的冲突,已经导致750万人死亡,而且迄今未止(按:这还不包括激烈的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
人类的科技越来越全球化,政治却越来越部落化;人类的传播系统越来越普及化,对于该传播哪些东西却知道得越来越少;人类离其他的行星越来越近,对自己这颗行星上的同类却越来越不能容忍;活在分裂之中,人类越来越得不到尊严,却越来越趋于分裂。面对世界资源与权力的前所未有的激烈争夺,人类社会正把自己撕裂,撕裂成越来越小的碎片。
本书作者从部落偶像、身体、名字、语言、宗教、民族、历史起源、新多元主义等多种角度探究族群的本质,讨论群体认同在政治变迁压力下的自我塑造,缕析民族主义对世界格局的改变,以及认同问题对个人心理的巨大冲击。作者返回源头,从人性的基本面,考察群体认同的各种因素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环境,纠缠扭结,以致我们以各自的形态变成今天这副模样。
在全球化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将世界抹平的今天,人类各种族间的冲突却呈愈演愈烈之势,现代人对归属感的需要也变得空前迫切,焦虑感与孤独感成为心头的梦魇,挥之不去。阅读本书,既像是在读历史,又像是在读预言。读历史,是作者30多年前所点名的族群冲突点已经一一爆发;读预言,则是作者早已看到一些进行式的和未来式的族群冲突。
其实完全可以读完前两章然后说影响姆庇之家有如下几个因素【3-9章的标题】,最后再读第十章,全书知识量倒是很丰富,但逻辑和结论一般,叙述的冗余啰嗦
评分“人我之分”不可避免,但又不能放任冲突和流血继续发展下去,也就是说,在新多元主义权力体系中构建彼此和谐共处的平衡,可能是我们最后的机会。(那么究竟要建立什么新多元主义权力体系呢?(nobody know(去你妈的 顺便这他妈就是本文献综述,顶多算是提出了几个比较先声的问题的文献综述(热评第一说这三本书“不可多得的好书”的我觉得可能是这套书的编辑(literally三本烂到一起去了
评分内容确实有点老了,新鲜感缺失,也可能是我读得太快。作者当年批判日本山寨,殊不知电子时代日本一下成为创新先驱,希望今天的中国也能像过去的日本。译者有一些词,我还真不认识,比如杌陧,在在,付诸阙如,褫夺,不克,奥援,揭橥,戛戛难哉,入厝。印象比较深的是,讲犹太人对以色列国籍态度,德国西欧来的,不再相信国籍的安全感,而从德国以东或阿拉伯世界来的,国籍是他们从未拥有的保护。印度给贱民以身份,年轻的婆罗门少年请贱民老人做客,却被贱民老人拒绝,好比为南方而战的黑奴。把卡扎菲译成格达飞,把阿米什人译成宾州瑞士孟诺教派信徒也是有趣。本来是想看看能不能对满清统治民族认同有所启发,但此书基本都是从弱势族群角度考虑的,收获不大。
评分族群之争的套路
评分作者出身于新闻工作者,以海量的资料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既是增分点也是减分点),分别从身体、名字、语言、历史等方面来探讨族群问题。在七十年代,显然这是一门不太被人关注的学问,但四十年后的今天越来越成为困扰政治家乃至普罗大众问题。坦率的说,作者对族群问题确实是抱有一丝悲哀的色彩,也没有能够给出一个明细的解决途径,但这似乎也对作者要求太过严格,在政治家那里实践了几百年的方法都无法奏效,何必苛求作者给出一个完满的解释呢?当下的中国和世界,族群究竟意味着什么?族群间究竟能否处于一个真正和睦的状态?真正的族群关系是我们今天被一些设施所“建构”起来的那样吗?那些建构能够造成那种状态吗?作者的判断不一定完全正确,但值得我们充分重视。读完此书,我觉得可以再去翻一下《想象的共同体》了,现在自己读书真是狗熊掰棒子
群氓之族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