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麦克菲(John McPhee),普林斯顿大学新闻学教授,美国著名非虚构作家。从1963年起,他一直为《纽约客》撰稿,他大部分书的素材都脱胎于为这份杂志撰写的报道中。麦克菲曾四度入围普利策奖最佳非虚构作品提名,并于1999年获此殊荣。他被公认为“创造性非虚构写作” 的开拓性人物,2008年,美国新闻界的重要奖项George Polk Awards给他颁发了职业成就奖,以表彰其“半个世纪以来对于美国新闻界难以磨灭的影响和印记”。
发表于2025-04-11
与荒原同行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在旅途的火车上读完的这本书,作为一个环保主义者,感觉受益良多,让我对环保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其实真的很认同戴维·布劳尔的大部分观点,世界上90%的自然已经被人类开发了,为何我们不能保留下那剩下10%的完全的纯净之地呢?人类不仅要与荒野同行还要与自然同...
评分整本书三个篇章分别是围绕环保组织塞拉俱乐部领导者布劳尔与矿业工程师帕克(铜矿开采)、顶级地产开发商弗雷泽(海岛开发)、美国垦务局局长多米尼(大坝筑造)之间关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的辩论,布劳尔坚持荒原不该被开采和开发,应当保持荒原原来的样子,这几乎也是我最开...
评分 评分文/宋薇棠 “水流从岩石的裂缝中喷涌而出,越过崖壁边缘,一泻而去。水沫四溅,雾气升腾,飞流直下,纯净,阴寒。当天上不降水时,太阳将高山之上的积雪融化,溪流沿着暗绿色的山坡顺势而下。在山坡的林线之上,在裸岩的衬托下,水流闪闪发光。”这就是约翰•麦克菲笔下《与...
评分图书标签: 纪实 非虚构 译文纪实 约翰·麦克菲 环境 美国 环保运动 环保
美国,1960年代。
“如果要去荒原,你会与谁同行?”
“戴维•布劳尔。”
戴维•布劳尔,美国《荒原法案》主要推手,塞拉俱乐部执行董事,地球之友创始人。他是同行眼中“荒原保护的代言人”。
在布劳尔担任执行董事期间,塞拉俱乐部的会员从七千增长到七万七千人。在他的领导下,俱乐部影响着美国有关土地、海洋和大气利用方面的立法。对于美国垦务局而言,布劳尔简直就是一个恶魔,他以一己之力,将大峡谷中两大水坝的建设至少推迟了两代人的时间,并有可能永远都造不起来。
这本书记录的是布劳尔的三次荒原之旅。与布劳尔同行的分别是:
查尔斯•弗雷泽,“美国最顶级的两位地产开发商之一”,自认为是真正的环保主义者。他觉得很多所谓的环境保护分子,其实是环境保存分子。
查尔斯•帕克,美国地质学家,矿业工程师。他认为,“如果在白宫底下发现铜矿,那么白宫就该移走”。
弗洛伊德•多米尼,美国垦务局局长,职业生涯的目标是有一天能建造两百米高的大坝。他觉得“大自然毫无恻隐之心”,而布劳尔“只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保存主义者”。
三场旅行,一个时代的声音。危机与变革、环境与发展、争执与妥协,所有这一切,都将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
我们,是否还能与荒原同行?
麦克菲写得极好,不过有一处我百思不得其解,书的主角、环保主义者宣扬环保时来了一句“北极企鹅体内发现了敌敌畏”,没核对原文,不知道是春秋笔法(前文有不少)还是译者、编辑犯错,“南极企鹅体内发现了DDT”才对吧。————后续,原文为There is DDT in the tissues of penguins in the Antarctic.事实上整本书里的“敌敌畏”都很有可能是误译了“DDT”,第二部里导致鹈鹕蛋壳变薄的应该也是DDT。另,菲利斯坦疑为非利士人,康拉德应为波兰裔英国作家,埃及王子约瑟夫当为埃及宰相约瑟。
评分发生在美国的三次荒原之旅的实录。同行的四位分别是环保主义者、地产开发商、矿业工程师和政府官员,因而这样的旅途交流,刚好可以折射出美国社会各界对于环保问题的不同认识。这种以小见大的表现形式很有意思。遗憾在于,作者的文笔较之同系列的何伟、迈克尔·麦尔等人要逊色一些,文字张力略有欠缺,对可读性有一定影响。
评分作者电影级写作法,一帧一帧事无巨细,可是又太特么啰嗦了……也许还是题材不吸引我吧
评分翻译有瑕疵 但本书绝对是非虚构写作的典范之一
评分与看不见的森林,沙乡年鉴,瓦尔登湖类似的感觉和风格,没有一本喜欢的。
与荒原同行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