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從學,1969年生,雲南大姚人。北京大學文學博士,曾先後在首都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現為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自1993年以來,先後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北京大學學報》、《魯迅研究月刊》、《新文學史料》等刊物發錶學術論文八十餘篇。齣版有《“文協”與抗戰時期文藝運動》等著作。
書稿以穆旦的創作曆程為縱嚮綫索,以作品細讀和論析為基本構架,在深入剖析詩人的精神結構與詩歌藝術之曆史關聯的基礎上,試圖以穆旦為個案,探討中國新詩乃至新文學的“現代”特質。書稿一方麵集中於穆旦精神世界的衝突與抗日戰爭、五十年代文化機製變遷等曆史經驗之間的關聯,關注社會曆史經驗轉化成詩人內在精神世界之結構性因素的復雜機製。另一方麵又打破現代主義詩學中的“外部研究”與“內部研究”的劃分,全麵深入地分析瞭詩人分裂而又相互衝突的精神世界與其詩歌的現代主義、浪漫主義特徵之間的有機聯係。全書從緊扣穆旦的精神結構及其發展演化過程,以現代性曆史語境中的個人真實性問題為主綫,把文學史研究、文本解讀和思想史的反思結閤起來,透過穆旦對新文學的“現代性”根源和曆史形態,做瞭深入的研究。
發表於2025-02-25
穆旦的精神結構與現代性問題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穆旦 詩歌 現代文學 現代性 詩歌評論 段從學 詩學研究 詩人批評
emm現代中國的現代性分析的很好,但是穆旦總感覺被理論割裂瞭,文學又成為瞭哲學(不必要)的注腳,糖葫蘆的棍子啊,可以吃完就丟掉的那種。
評分這本寫的太無聊瞭。我隻看到一大段一大段引用笛卡爾、捨勒、黑格爾、尼采來論述現代性裏人的睏境的復製粘貼,反復纏繞論述最後錶達的隻是同一句話。更要命的是,這樣大幅套用現代性的理論,穆旦被擠壓到什麼都不是。我並沒有心情在一個穆旦研究著作裏補習現代性理論,也不明白這到底是研究穆旦還是在研究現代性,試問他花瞭百分之八十闡述的理論,現代文學其它詩人不符閤嗎?或者說這難道不是五四之後普遍的精神結構嗎?完全就是拿一個大框來套穆旦,那我估計套個其他詩人我就能寫齣來一本《xx的精神結構與現代性問題》瞭。
評分emm現代中國的現代性分析的很好,但是穆旦總感覺被理論割裂瞭,文學又成為瞭哲學(不必要)的注腳,糖葫蘆的棍子啊,可以吃完就丟掉的那種。
評分讀到後麵感覺就亂瞭。越來越意識到,文科研究需要內在邏輯性和結構完整性,切忌囉嗦重復。
評分作為一位中文係齣身的人,對西方文學文藝理論的分析很到位,但是唯獨淡泊瞭分析的主題,對穆旦先生的詩作的分析太少,全書成瞭對現代性特彆是浪漫主義的闡釋。不過對海德格爾和阿倫特的著作的理解很透徹。一定程度上便於理解中國的現代性。
穆旦的精神結構與現代性問題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