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映,1952年生,曾先後任教北京大學哲學係、華東師範大學哲學係,現為首都師範大學哲學係特聘教授。著有《海德格爾哲學概論》《從感覺開始》《無法還原的象》《哲學•科學•常識》《說理》《價值的理由》《簡明語言哲學》等;譯有《存在與時間》、《哲學研究》《感覺與可感物》等。
本書探討倫理學中的幾個論題。讀過幾本書的人知道,天下的道理差不多早都被前人講過。其中有些,我有自己的體會、思考,嘗試用當代中國普通讀者比較易懂的方式把這些道理重新講述;有些,前人好像講得不太對不太好,我嘗試講得更好些。也許沒做到——我一直對自己期望不高,更希望的倒是有幾個讀者能與作者一樣,感到誠實的思考實是人生一大樂事。
“我該怎樣生活”這個問題不隻是人生道路之初的問題,而是貫穿人的一生的問題。這個問題,主要不是選擇人生道路的問題,不是選對或選錯人生道路的問題,而是行路的問題——知道自己在走什麼路,知道這條路該怎麼走:我們是否貼切著自己的真實天性行路。
在最初“選擇人生道路”的時候,沒誰一開始通透瞭解自己的本性,瞭解周邊環境並預見環境的變化。我們一開始不可能通透瞭解自己的本性,這不在於我們還不夠聰明,而在於我們的本性在一開始不夠具體,本性有待在盤根錯節的實踐中嚮我們逐漸清晰地顯現。我們大概可以在這個意義上去理解歌德說他的浮士德是一係列越來越純粹或純潔(rein)的努力。我把這個“純粹”或“純潔”理解為:自身通透。我以為,這種自身通透是phronesis最核心的含義——洞明自己行在何處,渾然一體地洞明自己和自己所行之路,從而能貼切著自己的真實天性行路,把自己大緻保持在天性所指的道路上。
發表於2024-12-25
何為良好生活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成功被安利陳嘉映的《何為良好生活》,直到逛萬聖時看到此書,纔順手買下。因為有標記書籍的購買時間和地點的習慣,在這買更有意義。對我來說,能逛書店,能看書就是良好生活啊。 書中從對倫理和倫理學的辨名開始,剖析內涵外延,後麵對各種觀點逐一展開評述。與之前上學時候啃...
評分成功被安利陳嘉映的《何為良好生活》,直到逛萬聖時看到此書,纔順手買下。因為有標記書籍的購買時間和地點的習慣,在這買更有意義。對我來說,能逛書店,能看書就是良好生活啊。 書中從對倫理和倫理學的辨名開始,剖析內涵外延,後麵對各種觀點逐一展開評述。與之前上學時候啃...
評分看完書已經很久,在把書收起來之前,還是應該寫幾句。 有兩句話,我感覺特彆深。 “人性中有很多比自私自利嚴重得多的缺陷,比如人的貪婪、陰險,比如專製者的殘暴”(p.51) “但也隻有在偶然、不公和悖謬的世界裏,纔談得上品性。如果一份品性定可換來這個世界的一份福報...
評分「陳嘉映《何為良好生活》」乍一看書的題目,好像是要給齣“好生活”的標準,恰恰相反,陳嘉映不是在寫心靈雞湯,他在從倫理的視角來澄清概念。什麼是倫理與道德?什麼是善與惡?什麼是普適性與個殊性?真的存在普世價值嗎?陳先生用最淺顯的語言給我們娓娓道來。讓我一次又一...
圖書標籤: 哲學 陳嘉映 倫理學 生活 隨筆 社會學 文化 思想
啓迪和贊美。卡爾維諾曾勾勒齣理解文本的兩種路徑:水晶與火焰。水晶指嚮澄明與輕盈,而火焰指嚮縝密與秩序。在《何為良好生活》裏,水晶與火焰並存。陳嘉映一邊翻譯晦澀的海德格爾,一遍又能把倫理學的基本問題講得如此親切,可能根本上是要剋服虛榮心的——那種故意製造黑話和術語的文字虛榮心。所探討的問題,這些年也想過、經曆過,有的已經在個人判斷中形成瞭基本的形態,一看陳嘉映便覺得親切,但有的始終沒有想清楚,比如普世、個殊、普遍、評價、性善惡論,關於這些主題的討論,是本書給我啓發、使我不斷自省的地方。許多基本觀念有所改觀:一定要達成所謂的共識嗎?一定有一種普遍性高於個殊性嗎?在評價的時候,多大程度上能有內觀?這些問題談不不好,就變成瞭無關個體經驗的心靈雞湯和浮泛陳言,但陳嘉映井井娓娓,使人如沐春風。
評分本來就對陳嘉映印象頗好,但沒怎麼認真讀過,想不到是真麼的好,精微朗暢,具體切幾,用大白話講來,背後卻是對海德格爾和維特根斯坦親切的體味。這纔是讀哲學想哲學的意義吧:讓自己更清明。黨國研治哲學諸公,或許要推他為第一人瞭。
評分要言不煩;最後一部分談相對主義談得好。要說遺憾之處,則各章論題相對分散,更像一部隨筆集
評分要言不煩;最後一部分談相對主義談得好。要說遺憾之處,則各章論題相對分散,更像一部隨筆集
評分啓迪和贊美。卡爾維諾曾勾勒齣理解文本的兩種路徑:水晶與火焰。水晶指嚮澄明與輕盈,而火焰指嚮縝密與秩序。在《何為良好生活》裏,水晶與火焰並存。陳嘉映一邊翻譯晦澀的海德格爾,一遍又能把倫理學的基本問題講得如此親切,可能根本上是要剋服虛榮心的——那種故意製造黑話和術語的文字虛榮心。所探討的問題,這些年也想過、經曆過,有的已經在個人判斷中形成瞭基本的形態,一看陳嘉映便覺得親切,但有的始終沒有想清楚,比如普世、個殊、普遍、評價、性善惡論,關於這些主題的討論,是本書給我啓發、使我不斷自省的地方。許多基本觀念有所改觀:一定要達成所謂的共識嗎?一定有一種普遍性高於個殊性嗎?在評價的時候,多大程度上能有內觀?這些問題談不不好,就變成瞭無關個體經驗的心靈雞湯和浮泛陳言,但陳嘉映井井娓娓,使人如沐春風。
何為良好生活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