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炳強,1972年香港大學文學學士,1974年英國倫敦大學理學碩士,專修數學。碩士畢業後,前期緻力於統計學和人口學等教學、大學行政以及社會、教育、醫療、房屋、市場等應用研究,後期專注於理論社會學。2009年從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係退休,目前有時會在香港中文大學哲學係碩士班開課。
李越民,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學士(2010年)、哲學碩士(2012年),專修社會學。現留校當助教。研究興趣為組織學、新製度主義。
孫宇凡,2013年安徽大學法學學士,專修社會學。現任廣東省綜閤改革發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嚮為社會學理論、儒傢氣論哲學。
劉擁華,2007年吉林大學社會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社會學係副教授。研究方嚮為社會理論、西方社會思想史以及政治社會學。主要興趣在於行動者如何活齣他們所共識的意義人生,並相信行動者之間以及社會世界內部存在著某種“隱含契約”,關乎人的自由、尊嚴和優雅。
社會學這門學問必然是源於一群有心人,他們願意彼此聆聽和解說、坦然麵對社會的費解和自己的無知、專心尋道和求理。這份願意、坦然和專心就是嚮學之心,其餘隻屬枝節。我們歡迎諸位讀者參加我們的討論,希望你們在將來也是這一係列社會學電郵集的作者。
發表於2025-03-29
聽與說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這是本社會學內部通郵集,對於外人,許多學科內部高精尖新知識不大瞭解,然而心懷舊事,特彆重視書中後輩、後學者嚮陌生人寄予信任,最後沒有踏空,陌生的行內前輩耐心娓娓引導知識和方法,甚至指點入世的細節。這樣厚道之風,能現身季世,深感不凡。 十多年前,一個小夥和我...
評分序一 這本書收錄瞭我和幾位青年社會學者的電郵往來,我聽他們說,他們聽我說。論年齡,我是他們的爺輩。論專業學曆,他們之中有社會學的學士、 碩士、博士,我連孫輩也當不上,我沒有念過社會學,卻搞理論社會學。這個作者組閤不無怪異,我們卻能彼此用心聽與說,偶有靈光一閃...
評分序一 這本書收錄瞭我和幾位青年社會學者的電郵往來,我聽他們說,他們聽我說。論年齡,我是他們的爺輩。論專業學曆,他們之中有社會學的學士、 碩士、博士,我連孫輩也當不上,我沒有念過社會學,卻搞理論社會學。這個作者組閤不無怪異,我們卻能彼此用心聽與說,偶有靈光一閃...
評分我認識呂老師的機緣是2009年我修讀哲學係的一門功課。當時我是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係的本科生。在大學課程錶中見到哲學係開瞭一門叫 “哲學傢與社會學”的功課,沒頭沒腦地跑瞭去聽課。 那門功課,我至今仍記憶猶新。呂老師每課都派發詳盡的講義,領讀 文本,按本解釋。但是,...
評分序一 這本書收錄瞭我和幾位青年社會學者的電郵往來,我聽他們說,他們聽我說。論年齡,我是他們的爺輩。論專業學曆,他們之中有社會學的學士、 碩士、博士,我連孫輩也當不上,我沒有念過社會學,卻搞理論社會學。這個作者組閤不無怪異,我們卻能彼此用心聽與說,偶有靈光一閃...
圖書標籤: 社會學 社科 理論社會學 對話 香港 政治學 思維 哲學
感謝師兄贈書,佩服師兄追問的毅力和讀書的廣博。因幾乎完全沒有現象學功底隻能匆匆翻過,待來日根基牢固之時認真研讀。
評分郵件往來於學術探討而言節奏正好,雙方都留有思考與批駁的餘裕。推薦孫宇凡先生經營的公號,【Sociological理論大缸】,哪怕不懂理論,僅觀其治學態度亦頗有所得。
評分真誠
評分省略瞭看不太懂的理論討論匆忙翻瞭一遍,感覺確實難得。還是抓緊學習吧……
評分形式散漫主題明確。雖為呂老師理論外行,於諸多爭論也無定見,然而在隻言片語中已有諸多啓發。似乎文末再附書中提及的文獻以及呂炳強老師個人著述編年更為妥善。感恩作者贈書,祝他xing福。
聽與說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