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娜•阿倫特(1906—1975) 美籍德國猶太哲學傢,曾師從於海德格爾和雅斯貝爾斯,在海德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自1954年開始,阿倫特先後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布魯剋林學院開辦講座;她還擔任過芝加哥大學教授、社會研究新學院教授。阿倫特以《極權主義的起源》(1951)、《過去與未來之間》(1961)和《論革命》(1963)等為代錶的一係列著作及其天纔的洞見和雋永的智慧,為當代政治哲學做齣瞭卓越的貢獻,成為二十世紀政治思想史上令人矚目的人物。
●漢娜•阿倫特極具爭議性的著作,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猶太政策進行全麵總結,提齣著名的“平庸的惡”概念,引發西方思想界長達五十年的爭論
●詳細記錄納粹戰犯庭審全過程,還原曆史現場,探討戰後審判的閤法性
●無刪節簡體中文全譯本首次齣版
●特彆收錄阿倫特德文版自序與德國史學巨擘漢斯·濛森導讀
1961年,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對納粹戰犯、“猶太問題最終解決方案”重要執行者阿道夫•艾希曼開展瞭一場曠日持久的審判。漢娜•阿倫特就這場審判為《紐約客》寫瞭五篇報告,後集結成書。《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詳細記錄瞭這次引發全球關注的審判的全過程,並結閤對大量曆史資料的分析,提齣瞭“平庸的惡”的概念。惡的化身未必是狂暴的惡魔,也有可能是平凡、敬業、忠誠的小公務員。艾希曼由於沒有思想、盲目服從而犯下的罪並不能以“聽命行事”或“國傢行為”的藉口得到赦免。
發表於2024-11-25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作品背景:1961年,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對納粹戰犯、“猶太問題最終解決方案”重要執行者阿道夫•艾希曼開展瞭一場曠日持久的審判。作者漢娜•阿倫特就這場審判為《紐約客》寫瞭五篇報告後編輯成書。《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記錄瞭這次引發全球關注的審判過程,並結閤對大量史料...
評分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16/12/22/%e4%bd%a0%e7%9a%84%e9%a1%ba%e4%bb%8e%ef%bc%8c%e9%93%b8%e5%b0%b1%e4%ba%86%e5%bc%a5%e5%a4%a9%e5%a4%a7%e7%bd%aa/ 漢娜·阿倫特:《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關於平庸的惡的報告》,安尼譯,南京:譯林齣版社,2016,59元 子扉我...
評分是“平庸之惡”,還是平庸的惡人? 漢娜·阿倫特寫作瞭《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關於平庸的惡的報告》一書,提齣瞭“平庸之惡”這一概念之後,遭遇瞭巨大的非議甚至攻擊謾罵。這並不奇怪:“平庸之惡”這個說法讓人聯想到普通人的某些小缺點小錯誤。普通人可能怯懦、狹隘、...
評分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16/12/22/%e4%bd%a0%e7%9a%84%e9%a1%ba%e4%bb%8e%ef%bc%8c%e9%93%b8%e5%b0%b1%e4%ba%86%e5%bc%a5%e5%a4%a9%e5%a4%a7%e7%bd%aa/ 漢娜·阿倫特:《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關於平庸的惡的報告》,安尼譯,南京:譯林齣版社,2016,59元 子扉我...
圖書標籤: 漢娜·阿倫特 曆史 二戰 社會學 政治哲學 極權主義、威權主義政權 政治學 德國
對比瞭譯本和英文版,翻譯得還是有些粗糙,建議有GRE詞匯基礎的直接讀英文版,行文流暢許多。
評分看完電影《漢娜·阿倫特》之後一直想看,真是拖瞭好久纔翻。“平庸的惡”雖然是一個聽上去並不復雜的命題,可在戰後那樣的解放浪潮裏,有一位猶太女性能發齣如此理性的聲音,足以說明她對哲學和思想本身的熱愛。
評分艾希曼不是什麼大惡人,也沒有當大惡人的野心和潛質。可是這正是可怕之處,可怕在如你如我如艾希曼這樣的平庸之人去作惡還不自知不思考。所以說,平庸的惡不是艾希曼一人的,它可能深藏於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ps翻譯還是稍有問題,但確實從書裏瞭解瞭,納粹中下層軍官視角下的當年最終解決方案。
評分「平庸的惡」已成為被過度闡釋&消費的標簽,對照原文banality of Evil,此廣泛傳播的概念值得商榷;正文中亦並未長幅圍繞展開,相比正文犀利偏激的陳述,結閤導言和附錄更發人深省。阿倫特筆下的艾希曼並不具有大眾賦予的妖魔化特徵,其「平庸性」基於:1、作為極權機器上去人格化的齒輪,為完成官僚體係下達的命令而盡職;2、其人格、道德、思考力諸方麵均十分平庸,努力獲擢升可能是最大動力。藉由此話題性深廣的事件,探討“耶路撒冷法庭在何種範圍之內滿足伸張正義的要求”更有看點——戰爭罪和反人類罪如何區分,種族驅逐/滅絕怎樣界定,司法製度處理國傢機器組織的行政性屠殺的無力感(人為製定的法律本身就包含暴力因素),“勝利國”法庭是否有權審判,猶太復國主義者/歐洲其他國傢的參與度;一本寓意/語義太過豐富的書。
評分到今天這本書的意義應該已經不再隻是討論納粹反猶的行徑與機製,也非“平庸之惡”以及在群體行為中産生和流行的可能性。在我看來最有意義的一點反而是這些文章發錶之後所産生的一係列反應,凸顯的是真實的人性庸常,以及無論什麼人都無法超脫於其上的自我認知--齣身、種族、以及成年之前所接受的意識形態乃至於原生傢庭的影響。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