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1906年齣身於德國漢諾威一個猶太人傢庭,在馬堡和弗萊堡大學讀哲學、神學和古希臘語;後轉至海德堡大學雅斯貝爾斯的門下,獲哲學博士學位。1933年先是流亡巴黎,1941年到瞭美國,1951年成為美國公民。同年,《極權主義的起源》一書齣版,為她奠定瞭作為一個政治理論傢的國際聲望。
流亡之前,阿倫特以一個猶太人的身份協助猶太組織工作,為此曾被納粹政府關押過。去美國之後,她為流亡者雜誌《建設》撰寫評論等;做過肯捨齣版社的編輯;1952年擔任過“猶太文化重建委員會”的負責人。自1954年開始,阿倫特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社會研究新學院、紐約布魯剋林學院開辦講座;後擔任過芝加哥大學教授、社會研究新學院教授。隨著《人的狀況》、《在過去與未來之間》、《論革命》等著作的齣版,使她成為二十世紀政治思想史上的矚目人物,近年來聲譽日隆。1975年12月阿倫特因心髒病突發去世。
全書分為三個部分:反猶主義、帝國主義、極權主義。作者從19世紀中歐與東歐曆史中的反猶主義入手,追索其中的極權主義因素,然後審視歐洲的殖民帝國主義。在研究極權主義運動和政府的機構、組織和運作時,她集中分析瞭極權主義統治的兩種形式——納粹時期的德國和斯大林時期的蘇聯。在結論一章中,她齣色地分析瞭人類的孤立和孤獨是産生極權統治的先決條件。
發表於2024-11-24
極權主義的起源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在全書的開篇,阿倫特早已一語道齣——“進步與毀滅,是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麵”。重讀關於猶太人在現代的曆史,或者,重讀那些考究極權主義齣現對於價值理想毀滅意義的分析。讀者會窺見在現代性批判這個新原點上許多天纔的影子,或者是齊格濛特•鮑曼關於現代性像隨時誘發的餓...
評分圖書標籤: 政治學 極權主義 政治哲學 阿倫特 漢娜·阿倫特 政治 哲學 曆史
翻譯垃圾
評分政治學社會學和心理學分不開,在我看隻是從微觀中觀還是宏觀的角度來研究的問題。人們對社會精英從來不該掉以輕心,物極必反的定理和人類本性不可小覷,定義從來都不是固定認識的框架。
評分有價值的部分主要是關於集體和個人心理的描述,曆史與製度的材料被裁減得過於細碎。如果極權主義是我們的現實,那麼我們更需要的結論是極權主義的後果,而不是逃避到“個人新生”的人道主義慰藉當中。存在主義還是無法探討這樣龐大的題目,交給福柯比較好。
評分收尾以孤立、孤獨、孤寂的區分開啓瞭我們的時代,猝不及防一種悲愴;讀艾希曼前須先讀這本,跳齣受害者視角局限反思反猶主義;第三部總結精闢細思恐極,可與《被禁錮的頭腦》搭配讀;前兩部乾貨更足,引用瞭普魯斯特、卡夫卡、康拉德等小說…
評分作者用“瘋狂”的有色眼鏡看待蘇聯,而沒有看到其理性謹慎的更多一麵,這使得作者對於蘇聯的認知不僅遠遜於喬治.凱南,也不如以賽亞.伯林。
極權主義的起源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