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利安,又名餘蓮或於連,生於1951年。曾任法國中國研究會會長,巴黎第七大學東亞係係主任、國際哲學院院長。2010年漢娜•阿倫特政治哲學奬得主。主要的研究領域為:西方哲學與中國思想(上古思想、新儒傢、中國古典文學及美學理論)、跨文化研究。
什麼是"美"?西方曆代哲學傢如何各自演繹並逐步發展起如今"一統天下"的美的理念?中國思想又是如何看待"美"的?在"美"於19世紀末被引進之前,中國思想是否已經具有一套評判和鑒賞藝術的標準?西學中的美之理念是否存在沒有被思想之光照亮的盲點?
作者認為,西學中的美之理念的單一化特徵,使得我們脫離瞭感性的多樣性。以緻於當我們被純粹來自感性的情緒所震撼時,理論的單一竟會令我們對自己的情緒感到猝不及防。當西方哲學將"什麼是美"的問題升華至"美的本質"的理性層麵,並將其作為恒久追求的答案而神聖化時,中國思想卻沒有孤立"美",把它抽象化。在中國思想看來,"美"的最高境界在於"氣韻生動"、"傳神",在於"自然為上品之上",而達到此一最高標準的過程更是在不為人所注意的轉化中得以進行。從中西方關於美的概念的差彆入手,作者發掘齣瞭與'美'直麵相見的現代藝術所可能遭遇的其他豐富內涵,把美從我們慣常的領域和錶述中解放齣來,重新還美以奇特性。
發表於2025-03-30
美,這奇特的理念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美學 哲學 藝術 文化研究 海外中國研究 法國 *北京大學齣版社* 藝術史書單
除瞭語言本身造成的障礙,其實內容真的沒什麼新奇,寫給被形而上學洗過腦的人看看還行,給略懂中國畫論的人來看是淺瞭,會覺得三兩句話能說清的偏繞一大圈。所以後記裏硃利安說這個是給西方人看的,一點都沒錯。這種書吧,如果不是作者的名聲在那裏,就沒什麼必要翻譯過來瞭。
評分作者通過中國的審美觀念審視自傢文明中“美”的理念,以及其自身所蘊含的風險與危機,由此反過來也彰顯瞭中國之觀念的通達與生機。閱讀這本書感受很復雜:一方麵對作者十分欽佩,但另一方麵卻慨嘆,當西方正在遭受“美”之理念的病痛摺磨的時候,我們卻不假思索地全盤擁抱瞭,甚至連它引發的病痛也當成瞭學習的榜樣!
評分柏拉圖的理念化拒絕瞭從場景到場景到平等過渡,通過把“美的”提煉為“美”,實現瞭本質-對象的二元結構。
評分翻譯real鬧心,說好的讓中文讀者看懂呢= =對東西美學思想脈絡的梳理還是不錯的,通過此書倒是更好的理解瞭中國的“美”,也算是在比較中瞭解瞭自身。
評分西方人的視角看東方,很有特色,例如中國人陰陽調和的觀念隱藏在字裏行間,“東西”“山水”(高低)名次中都有一種反嚮的張力。每篇不長但讀的時候也很費腦子,需要一定的美學基礎2/8。讀後補充:翻譯不行,扣分到四星
美,這奇特的理念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