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毓瑜,台湾大学讲座教授,中文系特聘教授。在学术领域,擅长结合中西人文思潮,为古典文学研究开拓具有前瞻性与跨领域的视野,其中关于“空间”、“身体”与“抒情传统”的论述尤为海内外注目。研究成果曾获得“教育部”学术奖、“国科会”杰出研究奖、胡适纪念讲座荣衔、台大杰出专书奖。著有《六朝文气论探究》、《六朝情境美学》、《性别与家国──汉晋辞赋的楚骚论述》、《文本风景──自我与空间的相互定义》、《引譬连类──文学研究的关键词》等。
发表于2025-01-26
引譬连类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多年前听过一场郑毓瑜老师讲过近代万国博览会与国人知识认知体系的讲座,不知为何印象特别深刻。看到这本隐僻连类的简体版刚出不久,便买了下来,虽然没有博览会的那一段,而是分析了黄遵宪旧体诗,总体上和预想中的内容差不太多。作者认为,诗与赋分别代表了比兴劝谏和类推感...
评分如果说“认识论”一词是晚清近代以来随着西洋哲学舶来而借用邻国语言翻译造成的概念语汇,而中国自身虽有学问传统却并无这一说法的话,那么谈论把“认识论”还给汉语思想,自然可以看做是一种发明传统的行为。不过汉语思想当然也不能等同于汉学、宋学、朴学等等任何一种中国传...
评分如果说“认识论”一词是晚清近代以来随着西洋哲学舶来而借用邻国语言翻译造成的概念语汇,而中国自身虽有学问传统却并无这一说法的话,那么谈论把“认识论”还给汉语思想,自然可以看做是一种发明传统的行为。不过汉语思想当然也不能等同于汉学、宋学、朴学等等任何一种中国传...
评分如果说“认识论”一词是晚清近代以来随着西洋哲学舶来而借用邻国语言翻译造成的概念语汇,而中国自身虽有学问传统却并无这一说法的话,那么谈论把“认识论”还给汉语思想,自然可以看做是一种发明传统的行为。不过汉语思想当然也不能等同于汉学、宋学、朴学等等任何一种中国传...
评分多年前听过一场郑毓瑜老师讲过近代万国博览会与国人知识认知体系的讲座,不知为何印象特别深刻。看到这本隐僻连类的简体版刚出不久,便买了下来,虽然没有博览会的那一段,而是分析了黄遵宪旧体诗,总体上和预想中的内容差不太多。作者认为,诗与赋分别代表了比兴劝谏和类推感...
图书标签: 文学理论 文学研究 郑毓瑜 文学 中国文学 古典中国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文艺理论
本书将“引譬连类”这一由《诗经》发端的诗学传统上升到譬喻理论的高度,它不仅是一种文学表达方法,更是中国传统认知世界、通过“越界”和“跨类”的方式在类分事物的基础上连结“物/我”、“情/景”、“身/心”、“言/意”的一套生活知识、理解框架和价值体系,由此形成迥异于西方以逻辑推演为主要认知方式的中国“关联式”、整体性的宇宙观、世界观和思维方式。
作者采取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广涉经典的文学研究、思想史、人文地理学,并借鉴人类学、艺术史和新文化史对“物质”的研究,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尔雅》、《汉书·艺文志》和最早的类书《皇览》,乃至晚清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纵深地考察了“引譬连类”这个譬喻理论是如何形成了一种感知世界的基本模式,构建了中国几千年的诗文传统,从而将天文、人文、圣人、经典、信仰、辞章拉连在一起,成就了中华民族光华圆满的“文明”论述。
写的挺好,有些问题此前没有作为重要的主题提出。不过最后一章感觉较次。
评分写的挺好,有些问题此前没有作为重要的主题提出。不过最后一章感觉较次。
评分这本书细读了很久,买了两本三联版,从朋友处获赠一本台版,爱不释手,反复阅读体会。这本书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有中西比较意味、最能体现中国特色、最有创见的一本研究“古代文学的理论”的专著。已经写了一篇书评《重新发现中国“文学”的世界》,期待能够尽快与书友见面。
评分立意有心,论述不逮。写得像个联绵词。抽离语境的援引,造成隔感,也因此缺少令人回味的纵向空间,而是在横向滚车轱辘。想象力主位的研究有时也太“清丽”了些。
评分结合《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词与物》将“抒情传统”发展为“引譬连类”。王德威说,不妨命名为“诗与物”。我觉得其实就是将其明确化为“兴的传统”,指出来思维模式的差异,确实挖掘得更准确,而且找到了合适的本土词语。嗯,我觉得“抒情诗”不够本土。——其实中西哲学美学比较也早就提出了关联型思维。 正文看得有点晕,眼花缭乱,待细读。
引譬连类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