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毓瑜,颱灣大學講座教授,中文係特聘教授。在學術領域,擅長結閤中西人文思潮,為古典文學研究開拓具有前瞻性與跨領域的視野,其中關於“空間”、“身體”與“抒情傳統”的論述尤為海內外注目。研究成果曾獲得“教育部”學術奬、“國科會”傑齣研究奬、鬍適紀念講座榮銜、颱大傑齣專書奬。著有《六朝文氣論探究》、《六朝情境美學》、《性彆與傢國──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等。
本書將“引譬連類”這一由《詩經》發端的詩學傳統上升到譬喻理論的高度,它不僅是一種文學錶達方法,更是中國傳統認知世界、通過“越界”和“跨類”的方式在類分事物的基礎上連結“物/我”、“情/景”、“身/心”、“言/意”的一套生活知識、理解框架和價值體係,由此形成迥異於西方以邏輯推演為主要認知方式的中國“關聯式”、整體性的宇宙觀、世界觀和思維方式。
作者采取瞭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廣涉經典的文學研究、思想史、人文地理學,並藉鑒人類學、藝術史和新文化史對“物質”的研究,從《詩經》、《楚辭》、《漢賦》,到《爾雅》、《漢書·藝文誌》和最早的類書《皇覽》,乃至晚清黃遵憲的《日本雜事詩》……縱深地考察瞭“引譬連類”這個譬喻理論是如何形成瞭一種感知世界的基本模式,構建瞭中國幾韆年的詩文傳統,從而將天文、人文、聖人、經典、信仰、辭章拉連在一起,成就瞭中華民族光華圓滿的“文明”論述。
發表於2024-12-22
引譬連類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如果說“認識論”一詞是晚清近代以來隨著西洋哲學舶來而藉用鄰國語言翻譯造成的概念語匯,而中國自身雖有學問傳統卻並無這一說法的話,那麼談論把“認識論”還給漢語思想,自然可以看做是一種發明傳統的行為。不過漢語思想當然也不能等同於漢學、宋學、樸學等等任何一種中國傳...
評分如果說“認識論”一詞是晚清近代以來隨著西洋哲學舶來而藉用鄰國語言翻譯造成的概念語匯,而中國自身雖有學問傳統卻並無這一說法的話,那麼談論把“認識論”還給漢語思想,自然可以看做是一種發明傳統的行為。不過漢語思想當然也不能等同於漢學、宋學、樸學等等任何一種中國傳...
評分如果說“認識論”一詞是晚清近代以來隨著西洋哲學舶來而藉用鄰國語言翻譯造成的概念語匯,而中國自身雖有學問傳統卻並無這一說法的話,那麼談論把“認識論”還給漢語思想,自然可以看做是一種發明傳統的行為。不過漢語思想當然也不能等同於漢學、宋學、樸學等等任何一種中國傳...
評分多年前聽過一場鄭毓瑜老師講過近代萬國博覽會與國人知識認知體係的講座,不知為何印象特彆深刻。看到這本隱僻連類的簡體版剛齣不久,便買瞭下來,雖然沒有博覽會的那一段,而是分析瞭黃遵憲舊體詩,總體上和預想中的內容差不太多。作者認為,詩與賦分彆代錶瞭比興勸諫和類推感...
評分如果說“認識論”一詞是晚清近代以來隨著西洋哲學舶來而藉用鄰國語言翻譯造成的概念語匯,而中國自身雖有學問傳統卻並無這一說法的話,那麼談論把“認識論”還給漢語思想,自然可以看做是一種發明傳統的行為。不過漢語思想當然也不能等同於漢學、宋學、樸學等等任何一種中國傳...
圖書標籤: 文學理論 文學研究 鄭毓瑜 文學 中國文學 古典中國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文藝理論
這本書細讀瞭很久,買瞭兩本三聯版,從朋友處獲贈一本颱版,愛不釋手,反復閱讀體會。這本書是我迄今為止見過的最有中西比較意味、最能體現中國特色、最有創見的一本研究“古代文學的理論”的專著。已經寫瞭一篇書評《重新發現中國“文學”的世界》,期待能夠盡快與書友見麵。
評分懂個大概,還得精心再讀
評分瀏覽一遍,尚未盡意,有待細讀,以見高明
評分寫的挺好,有些問題此前沒有作為重要的主題提齣。不過最後一章感覺較次。
評分立意有心,論述不逮。寫得像個聯綿詞。抽離語境的援引,造成隔感,也因此缺少令人迴味的縱嚮空間,而是在橫嚮滾車軲轆。想象力主位的研究有時也太“清麗”瞭些。
引譬連類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