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萨林斯 生于美国的犹太人家族,先后在密歇根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接受教育;从博士论文研究开始,他对非西方世界产生兴趣,并专门研究过太平洋岛屿的土著文化,进而反思西方世界各种观念的缺失。1956年至1973年执教于密歇根大学,1973年以来任芝加哥大学人类学教授。主要著作包括:《石器时代经济学》《文化与实践理性》以及《历史之岛》等,这些著作对晚近西方人类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发表于2025-02-02
石器时代经济学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整理了一下自己在今天读书会上的发言,发在这里,《石器时代经济学》第一章上上周已经讨论过了,就没有包含进来。 我觉得这本书的各篇文章主要想解决的是一个“前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遵循什么法则?”的问题。主要的论战对象是经济人类学的形式主义。而主要借助的理论基础我觉...
评分整理了一下自己在今天读书会上的发言,发在这里,《石器时代经济学》第一章上上周已经讨论过了,就没有包含进来。 我觉得这本书的各篇文章主要想解决的是一个“前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遵循什么法则?”的问题。主要的论战对象是经济人类学的形式主义。而主要借助的理论基础我觉...
评分http://headsalon.org/archives/1394.html 该书第一章题为“原初丰裕社会”,曾在1968年以论文单独发表(而书出版于1972年),在这一章里,萨林斯对经济学的研究前提提出了质疑;我们知道,经济学这个学科的存在价值,它的方法论之所以有意义,都依赖于一个基本假定:资源是稀...
评分 评分图书标签: 人类学 经济学 萨林斯 文化人类学 马歇尔·萨林斯 经济 石器时代 *三联@北京*
几乎所有人类学教科书都会谈及石器时代生活的艰辛,人们相信生活在原始社会的狩猎者都食不果腹,难以维生,饥魂饿鬼如影随形。然而著名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却在这部著作中辨析并破除了这一成见。当我们跟随他重新发现石器时代的生活时,就会发现那实际是一个丰裕的社会,人们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还组织起一种受亲属关系和社会权力等级影响的家户生产模式。不仅在生产方面,原始社会的交换活动也和宇宙神话、社会规范等价值体系紧密结合在一起。看看萨林斯给出的斐济、特洛布里恩德群岛、夏威夷等原始社会有趣而又广博的材料,或许我们就会理解他所说的:资本主义并不是人类历史上与生俱来的经济方式,而人类社会更普遍的经济方式也不是资本主义。
为翻译点赞!作者是真的很努力站在了非西方社会角度来看待原初社会,努力抛开了西方中心的傲慢。看第一章,就不断唤起我看人类简史的小麦的复仇那块内容,人类总是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主宰了自然,其实总是被吊打,本来过着舒服悠闲的生活,还不断调高欲望值,代价就是延长工作,围着“小麦”转悠,求得糊口。
评分经济人类学,堪称经典
评分现今通行的观点认为原始人物质生活很不丰富,但是萨林斯以丰富的例证反驳说,古人身处的世界非常丰裕。原始社会也有与其自身文化体系与理念相适应的经济原则,我们不能以今日资本主义的模式去批评或鄙视之。实际上在原始社会中,或许并非经济决定文化,而是反之,即文化决定经济。萨林斯的目标或许在于提供主流或权威叙述之外的新的可能性与丰富性,他在新版序言中表示“理性只是文化的一种表述”,换言之,那些我们觉得粗俗、低级、非理性的社会同样有其独特而不可贬损的价值。由此言之,萨林斯是一个真正人类学的、反西方中心主义与反现代消费社会的学者。也可以说,他确乎是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的继承者。整本书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原始社会原则上的互惠与事实上的剥削并存,正如这个世界上“所有地方的剥削类型都自我标榜为‘互惠’”。
评分经济人类学的精致化建构。读完对现代消费主义也可做一反思。
评分在导论中,萨林斯就提出此书希望“能从中提出一种人类学的经济学,不再将原始经济和原始社会解释为商业运作(businesslike)”。这里就必然牵涉到人类学有关经济学理论“形式论”与“实质论”的争论。形式论以当代西方经济学模型来看原始社会经济,而实质论则以实际研究探讨人类学的经济学。很显然,萨林斯属于后者。比如传统经济学认为原始社会是稀缺社会,而萨林斯以实例研究从欲望需求及劳动投入角度认为原始社会属于丰裕社会。从礼物、交换及交易等经济模式中亲属关系、氏族和部落关系及行为模式,抛弃了强调利益追求、个体主义的形式论经济,而认为原始经济作为一种文化范畴而非行为范畴,是社会的物质生命过程。材料引证丰富,论述精彩可信,尽显人类学实证研究的魅力。
石器时代经济学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