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尼埃尔•阿拉斯,1944年生于阿尔及尔,2003年卒于巴黎,是西方当代著名的艺术史家。早年就读于法国高等师范学院,后曾为罗马法国学院成员,并担任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研究部历史及艺术理论中心主任。阿拉斯的研究以绘画为主,特别是意大利16世纪和17世纪的艺术作品;此外,他也关注17世纪的荷兰画派及18世纪的法国绘画,并在晚年展开对于西方当代艺术的研究。著作包括《细节:为了建立一部靠近绘画的历史》《矫饰主义的文艺复兴》《莱奥纳多•达•芬奇:世界的节奏》《意大利的天使报喜图》《安塞姆•基弗》《我们什么也没看见》《绘画史事》《拉斐尔的异象灵见》等。
董强,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傅雷翻译出版奖组委会主席,曾旅居法国12年。译有《云的理论:为了建立一部新的绘画史》《西方绘画中的流派》《西方美术大词典》《西方视觉艺术史》(丛书)等。
达尼埃尔•阿拉斯是当代最优秀的艺术史家之一,本书六篇长文风格多样,每篇探讨一幅世界名画或一个绘画主题,从15世纪文艺复兴到19世纪现代派的诞生,质疑惯常的解读方式,带领读者追踪画家们“埋藏”在画作中的线索,重新发掘创作者的深意。
阿拉斯的这部作品,无疑是我们了解西方当今艺术批评走向的入门书。而更为重要的是,在如此敏锐的眼光的激励下,在如此深入浅出、激奋人心的文风的带动下,我们忍不住要进入游戏,自己来看,而且是快乐地看。
——董强,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
全书集结的六篇文字,分析风格清新,重点均落在强调“看”的重要性上。这些分析也使我们对艺术史曾经研究过的作品和艺术家有了新的认识。《我们什么也没看见》的独到之处,即体现在艺术史家对历史的把握游刃有余:他能穿越几个世纪,看到当时的艺术家真正想要展示给我们的东西。
——让-菲利普•于泽尔,加拿大蒙特利尔魁北克大学艺术史学系教授
我是一个不会画画的人,是否会看画,因为没人能给出一个详细地“看画”标准,所以姑且自娱。这本书放在案上翻阅数时,从后往前,从前至后,颠倒了顺序,我爱怎么看就怎么看。之所以这样,正是因为,我是一个不懂画画的人,所以我只管挑选吸引我的段落,不必拘泥于章法。 ...
评分 评分它被摆放在图书馆画册类的图书中,这类书平时我基本是不会看的,因为我真的看不懂那么单纯的画,但是很庆幸它的名字吸引了我,而我没有错过它。 就像上面说的,我是个不懂画的外行人,但是有时候就是愿意做一些附庸风雅的事情,比如看看文艺复兴的大家之作,看看莫奈,然后感...
评分朋友送的圣诞礼物,饶有兴致地读完。记下一点感想:1.和2.是给各位对该书可能有兴趣的人的,3.和4.是个人的读书笔记。 1. 谁是读者? 董强的前言说,这是把艺术史写得幽默通俗的一本书。我读完的结论是:幽默,在译文中体现得一般,文字口语化,语气有些俏皮,但是算不上幽默...
评分关于艺术的话题是相当多的,相关的书籍也是相当多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开始越来越注意精神文明方面的享受。什么音乐演唱会,画展等等,去参加的普通群众也是相当多的,但是能够真正明白里面的含义的人群还是比较少的。而市面上对于那些画展上的名画等的赏析一般来说...
很有启发,尤其是关于透视、末影点、观看入口与超验眼光的一些论述,对于不得其门的观众,也可以打开一扇理解画中世界的大门。
评分北大培文九月再版。脑洞大开但趣味盎然
评分这本书再版了,在课堂上讲了两年这本书,主要是在法国读博士时做过阅读。书是好书,但翻译上的确还有不少瑕疵,希望这次再版能修正过来。
评分这本书再版了,在课堂上讲了两年这本书,主要是在法国读博士时做过阅读。书是好书,但翻译上的确还有不少瑕疵,希望这次再版能修正过来。
评分在过度解读的悬崖边狂跳街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