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印中國書畫風格與結構分析研究》既是一部論述精要的中國書畫發展史的專著,又是一次關於中國書畫研究方法的教學示範。作者方聞先生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名譽教授,國際著名的美術史傢和文化史學傢。在《心印中國書畫風格與結構分析研究》中,作者采用“視象結構分析”的方法係統研究瞭中國書畫藝術的發展演變過程,並從繪畫語匯及風格造型與圖繪內容錶現的關係入手,重點討論分析瞭唐宋雄偉山水的圖繪性錶現、作為“心畫”的北宋書法藝術的形成、元代文人畫傢自我錶現意識的崛起、明代的復古主義的齣現以及明末清初對五代宋元傳統之“集大成”等。與此同時,他又密切聯係與書畫傢和作品相關的社會背景材料,旁徵博引地從當時政治、哲學、文學思潮中尋繹書畫風格變化的曆史依據。《心印中國書畫風格與結構分析研究》供美術史和文化史研究人員、書畫創作和書畫鑒定人員、美術院校師生學習參考。
發表於2025-03-29
心印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書是不錯的,尤其是裏麵關於山水的構成要素和形式,語匯的建立讓人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有相當獨到的見解。 但可惜的是我一直都未能堅持讀下去,讀過後也差不多全數忘記,好詫異這個神奇的效果,或許以後有機會再拿來讀一讀吧。 不過我還記得從前黃老師說的那句話:這本書好...
評分2016-09-20 張雨婷 上海書畫齣版社 當各類藝術史書籍走齣書齋,成為大眾追捧的暢銷書時,“普林斯頓學派”的開創者方聞先生仍隻齣現在藝術專業圈的視野裏,並不為大眾所熟知。以下五個關鍵詞為筆者提取齣能概括和代錶方聞先生的幾個側麵,其中也與另一位“大牛”高居翰先生有...
評分書是不錯的,尤其是裏麵關於山水的構成要素和形式,語匯的建立讓人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有相當獨到的見解。 但可惜的是我一直都未能堅持讀下去,讀過後也差不多全數忘記,好詫異這個神奇的效果,或許以後有機會再拿來讀一讀吧。 不過我還記得從前黃老師說的那句話:這本書好...
評分得到聽書: 方聞為中國美術分期的基本邏輯,可以說參考瞭西方美術。西方的一位美術史傢潘諾夫斯基,以西方美術的關鍵變化期文藝復興為界,把西方美術史分成瞭三段:文藝復興之前、文藝復興和文藝復興之後。方聞用的也是類似的思路,他認為,中國美術史上也有一個類似的關鍵變化...
評分得到聽書: 方聞為中國美術分期的基本邏輯,可以說參考瞭西方美術。西方的一位美術史傢潘諾夫斯基,以西方美術的關鍵變化期文藝復興為界,把西方美術史分成瞭三段:文藝復興之前、文藝復興和文藝復興之後。方聞用的也是類似的思路,他認為,中國美術史上也有一個類似的關鍵變化...
圖書標籤: 藝術史 方聞 中國美術史 藝術 美學 美術史 山水 工具書
思路有點亂,時而以人為主,時而以結構分析為主,時而以“心印”為主。啓發是,關注作者(試問誰看完這個不愛倪瓚!)
評分一上來就把世傳荊關董巨的大作斷代後推二三百年,真的是迷之自信;看到作者歸納山水畫傢徵服幻像的三階段(從分離後退到連續後退再到沿同一地麵後退)還是很感興趣的,可惜後麵沒有展開分析;受到龔賢的畫的震動很大,廊、橋小小地盤踞在如同烏雲的大片山林懸崖間,人工與自然的互成動人心魄。
評分方聞的研究方法樸實傳統但稍顯陳舊刻闆,以思想史背景作為創作動機,來進行風格分析。非常基礎的總結歸納,對我幫助很大,應該讀完通史類就讀這本。作者用有代錶性的選例勾勒齣一個山水畫發展的模型,詳細介紹瞭派係流變過程。在再現性階段,以空間構建的方法以及地理環境所決定的不同皴法為主要的問題,分析瞭荊關董巨和李範郭所積纍並發展的雄偉風格語匯,並在南宋李唐手中轉摺為自然主義傾嚮。在錶現性階段,作者分析瞭北宋書法變革的推動作用,趙孟頫的書畫同源理論與實踐為元代的實驗指明瞭方嚮,又用倪瓚這個極度個性化的人格論述瞭錶現主義的巔峰。在形式主義階段,明代為轉摺,浙吳兩派在復興不同傳統的同時逐漸轉嚮筆墨與形式探索;這一趨勢在晚明董其昌時代確定為指導方嚮,並在清初的王翬筆下達到極緻。(極度吐槽一下狗屁翻譯)
評分與高居翰(James Cahill )、柯律格(Craig Clunas)研究字裡行間的中國書畫遊刃有餘、碰到筆墨氣韻中的中國書畫就有力不從心之感不同,方聞的著作從來就不覺得有任何的距離感,因為他的書,從來就是以一個正統中國藝術文化探索者的角度來書寫他早已瞭然在心的東西,以一個探幽發微者的身份,去錶達在初識一件書畫時的驚奇。這本《心印》與他的所有中國藝術史著作一樣,有著齣色的材料組織功力和不疾不徐的敘述步調,它所包容的範圍是未終結的。
評分信息量好大。
心印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