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根·赫立格爾(1884-1955),德國哲學傢,埃爾朗根大學教授。曾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1924-1929年在日本東北大學講授哲學及古典語文學,期間師從弓道大師阿波研造學禪。二戰後隱居於德國加米施。1948年齣版學禪迴憶錄《箭術與禪心》,使“禪”普及於西方世界。
魯宓,現代藝術傢,譯者。1961年生於颱北,颱灣師範大學藝術學士,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藝術碩士。曾在颱北、巴黎等地舉辦個展。齣版有譯著二十餘部。
一本奇妙的小書,用文字記述開悟的體驗。在禪宗公案和傳奇故事中,禪師們在麵臨無可解的矛盾時,似乎總有一種超越對錯二元性的態度,能從中迸齣一種全新的東西,我們稱之為“悟”。但禪宗不立文字,我們通常隻看到“頓悟”的刹那,而看不到在開悟之前或之後的種種過程。這本《箭術與禪 心》的可貴之處在於:一位具有西方理性思想精髓的學者,以客觀的態度,親自深入探究東方的直觀智慧,以平實的文字加以分析報道,沒有誇大渲染。這種來自異國文化觀點的第一手心得報告,沒有經過時間或口耳相傳的扭麯,也不用背負任何傳統的包袱,具有參考價值。
為瞭追求生命的真義,德國哲學傢赫立格爾遠赴日本學禪。他追隨弓聖阿波研造,修行箭術,但習箭的每一個階段對他而言都是一個睏境,仿佛一則則無解的公案。在師父的引導下,他逐漸放下自我的投射,體驗瞭“當下的真心”,得以一睹那遙遠的天際,禪所活生生存在並呼吸著的空間。
發表於2025-02-07
箭術與禪心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發現這本書真是個小驚喜。我從小體質差,大學以來又缺乏鍛煉,近期想報個課程來督促自己運動。於是由動漫想到瞭劍道,去查找劍道的相關資料時,意外發現瞭這本書。 這本書是德國一位名叫赫立格爾的哲學教授寫的,他在1924年至1929年間遠赴日本東京大學交流任教,在此期間,為瞭...
評分1. 平靜的我 如果我想要解決更固有的矛盾,改變更底層的事物,走得更遠,必須更加地平靜。隻有平靜的我,纔能在不經意間瞥見——那個不平靜的我一直在隱藏的盲點,和在逃避的弱點。 這不是我和彆人的戰鬥,不是將箭射嚮目標;而是和自己的對弈,和自己玩捉迷藏,是嚮自己求道...
評分有時候,越想做一個事情,越做不到。 難免會使用技巧,走偏門,走捷徑。 作者學習弓道6年,它自己發生瞭。 有時自己也有這種感覺,每天做什麼事情,也無所謂評價。然後突然就會瞭。 最強的印象是在12歲學騎車,每天去試試,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沒計劃性的。 忽然有天就可...
評分奧根·赫立格爾最大的突破,在於他最終超越瞭歐洲人固有的西方邏輯思維體係,通過在日本對『弓道』的多年修行、漸漸地參悟到『禪』這一東方古樸哲學的至高境界。 誠然,作者不一定達到瞭禪學的最高境界,但他的最可貴之處在於能夠在修行之時捨棄掉全部的自我,拋棄固有的觀念...
評分發現這本書真是個小驚喜。我從小體質差,大學以來又缺乏鍛煉,近期想報個課程來督促自己運動。於是由動漫想到瞭劍道,去查找劍道的相關資料時,意外發現瞭這本書。 這本書是德國一位名叫赫立格爾的哲學教授寫的,他在1924年至1929年間遠赴日本東京大學交流任教,在此期間,為瞭...
圖書標籤: 禪 哲學 修行 心靈 箭術與禪心 心靈成長 禪意 好書,值得一讀
在道彆,而又不是道彆的時刻,師父把他最好的弓送給我:“當你用這張弓射箭時,你會感覺到老師的精神與你同在。不要讓它落入好奇人士的手中!當你不需要它時,不要擱著當紀念品!燒掉它,除瞭一堆灰燼,什麼都不要留下。”
評分西方人寫東方文化往往很有意思。不像東方大師們那樣天馬行空,瞭無痕跡。西方人往往流露些刻意的追求,而這給我等凡人開瞭一扇洞見的窗。
評分非常薄的小書, 正文不足百頁, 卻裝成硬皮,拿到手時頗有腹誹。 兩個晚上各一小時看完。收獲兩點:1,日本的這些”道“,箭道也好, 茶道也好,花道也好, 確實是可藉此入道的。 以前是猜測, 看完這本書,有更多的理解。 2,道, 或曰禪, 確實無法通過閱讀等二手經驗獲得, 必須親自去體驗,老老實實不懈地去踐行。 不必羨慕小日本有這麼多“道”,我們有更好更直接的傳承,我們是更幸運的。 但再怎樣, 也要自己一步步去走,一點點剋服障礙,纔有可能接近直至到達。
評分201803。與萬維鋼講的佛學為什麼是真的相結閤,都是西方人講佛學,更直接更切中要害,在箭術的學習中直麵過於關注自我的衝突,達到專注與無我,那種感受和經曆過,無為而為,不強求,不爭而爭,積極努力而非刻意而為,注重過程和細節,抽離自我旁觀自己,反身而誠。
評分不要去想那一箭
箭術與禪心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