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苏格兰哲学家,出生于爱丁堡,与约翰·洛克(John Locke)及柏克莱(George Berkeley)并称三大英国经验主义者。其特点在于重视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哲学观点,如“知识来源于印象而非理性”,认为没有事实可由先验(a priori)方法被证明。卢梭等后世学人深受其影响。康德亦综合他同理性主义哲学家的观点创建起“正反合”的理论。 11岁进入爱丁堡大学,18岁专攻哲学,21岁出版“人性论”。1734前往法国进修,48年出使维也纳和都灵。1749回到家乡 1763年任驻法使馆秘书;1765年升任使馆代办。1767~1768年任副国务大臣。1769年8月退休返爱丁堡。谟的主要著作有《人性论》 、《道德和政治论说文集》、《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理探究》、《宗教的自然史》、《自然宗教对话录》、《自凯撒入侵至1688年革命的英国史》(6卷)等。哲学思想 休谟生活在英国资产阶级“光荣革命”结束到产业革命开始的社会变革的时代。这时,英国资产阶级已经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它继续维持同贵族的联盟以加强对劳动人民的统治,与此同时,迅速成长壮大起来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要求对这个联盟内部的关系作有利于本阶级的调整,并继续反对封建复辟势力。这时,资产阶级的进步性和保守性交织在一起。作为这个阶级思想的代表人物的休谟,贯彻经验论观点,提出了以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怀疑论为特色的哲学体系。
发表于2024-12-25
人性论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我们说人是最难读懂的,同时我们也好奇于人性,每个穿梭于人情世俗中的人从身边众多的人身上读懂人性,在商店的热销书里也总能看到标有人性的书籍,可是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感受不同,以及关于人性书籍的论述观点不同,对于人性的解释和把握就变得相当复杂。以至于我们...
评分我的高中从前是个师范学院,建在市郊的山谷里。 一名郊区寄宿狗的生活,是城里年轻人完全想象不到的。他们放学就去杀War3,Wow,女生就相邀去逛街。 我们只能上山抓刺猬。 刺猬抓不着,或着橘子还没熟不能去偷的时节,去学校的图书室也可以打发时间。里面还颇有一些远古邪恶的...
评分1.一般认为,关于因果关系的讨论是《人性论》及《人类理解研究》的核心议题,而我认为“关系”这个概念似乎更加基本。 2.后人在休谟对因果关系的质疑之中,连带出对归纳法的批评。 3.而休谟对因果性的考察贯穿《人性论》第一卷始末,在举证与反驳之间捍卫他的自然主义观点“自...
评分不太容易看,不是那种能划出中心句的写法。枝杈和主线平铺着,有时候要反驳的作为靶子的观点也论证很久简直要被说服了。后来有些地方就没有跟着细抠了。觉得休谟这个人非常可爱,因为快乐乐观自然而然地善良的感觉。又像个爱钻牛角尖的理科男同学,越说越觉得自己太有道理啦。...
评分相信每个哲学家在探索自己的精神之路上都有过怀疑与困惑,他们是怎样度过这种自己作为哲学家的与外部世界的隔绝对立,怎样最后走出矛盾和内外分离的人生的。在看完这篇摘自人性论一卷结尾的休谟对他哲学探索过程的回忆之后,对爱好哲学的人或许也能指点一二,远离哲学给我...
图书标签: 哲学 英国 经验主义 经典 怀疑主义 休谟 社科政治 心理哲学
《人性论》全书分三卷,分别是“论知性”、“论情感”和“论道德”。正文前有一篇简短的“引论”,主要说明了人性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第一卷“论知性”的主题是认识论,主要说明了知识的起源、分类和范围,人的认识能力和界限,以及推理的性质和作用等认识论的内容。第二卷“论情感”是第一卷的继续,其主题是情感的起源、性质和活动,并为下一卷关于道德问题的讨论打下基础。其中对意志和自由的讨论有相对的独立性。第三卷“论道德”是在前两卷基础上对道德问题的全面阐述。
属于不易读的一本。
评分属于不易读的一本。
评分首先必须说明我才疏学浅。休谟自称是一个怀疑主义者,的确他几乎否定了一切。一个怀疑主义者连自己的怀疑也是要怀疑的,在此基础上,他的论述几乎是亦步亦趋,一个个的否定以确立不可否定的。虽然休谟最终也得到了不可否定的“真理”,但这又何尝不是他知觉的局限呢?到头来那些论断不过是一个怀疑主义者的自欺欺人罢了。 所以休谟只是为后人提供了一种方法或者说是态度,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康德的一些评论而重视休谟。我已经毫无耐心把这本书读完,感觉就像在浪费生命。
评分想读已久终于读了 果然还是有有共鸣的地方
评分想读已久终于读了 果然还是有有共鸣的地方
人性论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