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001
第一章 各地風俗特點及影響 / 001
第一節 北方風俗的基本特點 / 001
第二節 南方風俗概況/ 007
一、南方風俗的基本特點 / 007
二、南方風俗的非禮法性特點 / 019
第三節 各地風俗比較 /029
一、南北風俗比較 / 029
二、“重法地”與“道院”所對比的南北風俗 / 032
第四節 鄉土觀念與地域偏見 / 039
一、南人北人的矛盾及地域之爭 / 040
二、對四川、福建人的偏見及“閩蜀同風”問題 / 047
三、黨爭中的地域問題 / 052
四、南宋時期的地域觀念與偏見 / 058
第二章 各地文化概況及人才素質 / 064
第一節 北方各地文化概況 / 064
一、開封、洛陽的文化形態 /064
二、北方其他地區文化概況 /073
第二節 南方各地文化概況 / 078
一、宋代南方文化發展的特點 / 078
二、南方各地文化狀況 / 081
第三節 各地的圖書事業 /093
一、北方各地的藏書及印書 / 094
二、南方各地的藏書及印書 / 103
第四節 人才的地域分佈 / 116
一、人才分佈概況統計 / 116
二、人才分佈的分析 / 121
第三章 各地教育狀況 / 138
第一節 北方教育概況 /139
第二節 南方教育概況 / 154
第三節 各地武學及少數民族學校 /177
一、各地武學 / 177
二、少數民族地區的學校教育 / 179
第四節 各地官學教育比較 / 183
第四章 科舉制反映的地域文化差異 / 187
第一節 科舉數量的地域分析 / 187
一、各地參加科舉考試的人數 / 187
二、各地解額的差異 /192
三、各地的錄取數量 / 198
四、各地狀元數量 / 203
第二節 科舉類別的地域差異及調整 /206
一、貢舉類別的地域差異分析 /206
二、宋政府對科舉的地域調整 / 213
第五章 宗教文化的地域分佈 / 225
第一節 佛教分佈狀況 / 225
一、僧尼數量的分佈 /225
二、佛教宗派的地域分佈 / 233
第二節 道教分佈狀況 / 242
一、各地道教概況 / 242
二、洞天福地的分佈 / 247
第三節 神祠分佈狀況 / 251
第六章 各地學術狀況及特點 / 258
第一節 學術的地域演變及儒學的地域化 / 258
一、學術的地域演變 / 258
二、儒學的地域化 / 271
第二節 南北學風及學術的某些差異 / 273
一、南北學風的差異 / 274
二、“洛學”與“閩學”的鬼神觀比較 / 279
第七章 藝術的地域特徵 / 286
第一節 文學的地域差異 / 286
一、南北文學的一般狀況 / 286
二、南北文風的主要差別 / 292
三、古文運動的地域流變 / 300
第二節 繪畫的地域差異 / 310
一、地理環境對各地畫風的影響 / 310
二、各地畫家的分佈 / 313
第三節 各地民間音樂狀況 / 319
第八章 地域文化的傳播與結聚 / 324
第一節 地域文化的傳播 / 324
一、北方文化向南方的擴散 / 325
二、京師開封文化對南宋杭州的影響 /328
第二節 地方誌的繁榮與地域文化 / 341
一、地方誌繁榮的新氣象 / 341
二、地方誌的新功能與地域文化 /344
附表目錄
1.元祐初“重法地”分佈表 / 032
2.宋代“道院”分佈表 /033
3.宋高宗朝各年斷大辟人數表 /035
4.北宋農民起義次數時空分佈簡表 / 038
5.宋仁宗朝各地禁軍兵力表 / 039
6.變法派與保守派主要人物籍貫表 / 053
7.宋代各地官員數量統計表 / 117
8.宋代各地其他人物統計表 / 119
9.兩宋宰相地域分佈表 / 123
10.北宋各期南北方官員數量分析表 / 130
11.北宋各期南北方宰相數量分析表 /131
12.南方地區兩宋人物數量變化表 / 132
13.唐宋史傳人物分佈數量比較表 /133
14.元豐、元祐年間朝廷委派州府學官分佈表 /184
15.北宋部分州郡解額表 /196
16.嘉祐年間科舉考生與錄取人數分佈表 / 199
17.南宋兩次科舉登第進士路別統計表 /202
18.北方地區狀元地域分佈表 / 203
19.南方地區狀元地域分佈表 / 204
20.天禧年間各地僧尼數量表 / 225
21.天禧年間各地道冠數量表 /242
22.洞天福地分佈表 / 248
23.宋代兩浙學者分佈數量表 /270
24.宋代著名詞人分佈數量表 / 289
25.北宋詩人分佈數量表 / 290
26.“江西詩派”作者分佈表 / 291
27.北宋各地作者著作風格表 / 296
28.北宋各地著名畫家數量表 / 318
地名索引 / 350
後記 / 276
再版後記 /379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