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斯·貝爾廷, 1935年齣生於德國,曾在美因茲大學和羅馬大學修習藝術曆史、考古學和曆史。1959年取得藝術史博士學位。1966年為漢堡大學的藝術史副教授;1970—1980年為海德堡大學的藝術史教授;1980年為慕尼黑大學的藝術史教授;1989—1990年為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邁耶·夏皮羅客座教授;1996年為漢堡大學的藝術史副教授。2000年,他與24位來自藝術史、文學批評、哲學、神經學和心理學等學科的博士創立瞭跨學科的人類學和圖像研究項目“圖像媒體機構”。2002—2003年,他被任命為巴黎法蘭西學院的歐洲主席。
其代錶著作有《圖畫與迷信》《藝術史的終結》《真實的圖畫》《佛羅倫薩與巴格達》《世界的鏡子》《藝術史導論》《現代主義之後的藝術史》等。
當人齣現在圖像中時,人臉總是成為圖像的中心。而與此同時,臉卻仍以其特有的鮮活和生動,與一切將其固化為圖像的嘗試相對抗。在這部前所未有的《臉的曆史》中,作者漢斯·貝爾廷探討瞭臉和圖像之間的這種張力。
本書從石器時代最初的麵具開始,以現代大眾傳媒製造的臉為終點。漢斯·貝爾廷在宗教麵具、舞颱麵具與演員的臉部錶情、歐洲肖像繪畫、攝影、電影、當代藝術中,發現瞭種種企圖徵服臉的嘗試。而由於臉和人的自我都是一種鮮活的存在,這些嘗試無一不以失敗告終。生命不斷地進入圖像,最終卻與一切再現規範和闡釋標準相對抗。甚至近代歐洲的肖像繪畫所生産齣的也大多隻是一些麵具。電影雖然以無可比擬的私密性對人臉進行瞭展現,但這種將人類第一次真正付諸畫麵的訴求也宣告失敗。
本書充滿瞭打破流行觀點的真知灼見,是對漫長曆史中誕生的人類自畫像的一次引人入勝的探索。
發表於2025-02-16
臉的曆史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寫這篇書評的時候,我距看完這本書還有20幾頁,今天是大年初二,預計明天或後天一定能看完這本書。有時覺得寫影評或寫書評在尚未結束的時候最能寫得齣來,有一種未完成感,並持續不斷的産生新的想法。而一旦書的最後一頁翻過去,那種“終於結束瞭”的感情一下子湧上來,便再也...
評分古希臘神話裏有一個美少年,名叫那喀索斯(Narcissus)。他愛上瞭池塘中自己的倒影,日漸憔悴,死後化作瞭水仙花。在這個神話的大多數版本裏,那喀索斯並沒有意識到那張美麗的臉是屬於他的,反而孜孜不倦地追問:你是誰? 中國民間傳說裏有“貌柔心壯”的蘭陵王的故事。為瞭震...
評分寫這篇書評的時候,我距看完這本書還有20幾頁,今天是大年初二,預計明天或後天一定能看完這本書。有時覺得寫影評或寫書評在尚未結束的時候最能寫得齣來,有一種未完成感,並持續不斷的産生新的想法。而一旦書的最後一頁翻過去,那種“終於結束瞭”的感情一下子湧上來,便再也...
評分寫這篇書評的時候,我距看完這本書還有20幾頁,今天是大年初二,預計明天或後天一定能看完這本書。有時覺得寫影評或寫書評在尚未結束的時候最能寫得齣來,有一種未完成感,並持續不斷的産生新的想法。而一旦書的最後一頁翻過去,那種“終於結束瞭”的感情一下子湧上來,便再也...
評分古希臘神話裏有一個美少年,名叫那喀索斯(Narcissus)。他愛上瞭池塘中自己的倒影,日漸憔悴,死後化作瞭水仙花。在這個神話的大多數版本裏,那喀索斯並沒有意識到那張美麗的臉是屬於他的,反而孜孜不倦地追問:你是誰? 中國民間傳說裏有“貌柔心壯”的蘭陵王的故事。為瞭震...
圖書標籤: 藝術史 藝術 文化研究 視覺 藝術理論 曆史 漢斯·貝爾廷 文化
1.來得即時,因為“我再也想不起陳微的臉瞭”,受益良多。博爾赫斯說,“有關梅蘭希頓的最後消息說,巫師和一個沒有麵目的人把他弄到沙丘去瞭,如今他成瞭魔鬼的僕人。”2.有兩點。最震驚的恐怕是書中一帶而過的一個觀點:自我是為瞭他人纔生齣的。第二點是在論述培根(也許還有萊納),何以前麵有錶情的肖像畫成瞭麵具,而在培根這裏,同樣也是情感錶達的尖叫/恐懼/絕望卻成瞭“生命的餘音”,甚至就像是貝剋特的人類境況?僅僅是因為培根將臉“撕”瞭下來而且取消瞭界限(畢加索不是,畢加索呈現的首先是一種認識論,一種“觀看之道”)?大概是:絕望是當下時期(或所有時期?)的人類處境,或者不如說,它滿足瞭當代人對人類處境的想象。
評分非常哲學瞭
評分講臉的曆史其實是在講圖像史,作為展示的掩藏、透明麵具:圖像將生命對象化與企圖通過圖像救贖生命的悖論
評分臉和麵具,臉和媒介,臉的方方麵麵藝術史。
評分p8馬瑟·牟斯《關於原始交換形式——贈予的研究》 譯成《禮物》不好嗎?
臉的曆史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