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1925-1995),法國哲學傢。1925年1月18日生於法國巴黎,1944年中學畢業後就讀於巴黎索邦大學哲學係。1957年任索邦大學哲學係助教,1960年任法國國傢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專員,1964年到1969年任裏昂學院哲學教授 ,1969年接替米歇爾·福柯任巴黎第八大學哲學係教授直至1987年退休。1995年11月4日,因難忍肺疾摺磨,從巴黎住處的窗戶墜樓自殺。德勒茲的影響遍布人文科學的各個領域,與費利剋斯·加塔利(Félix Guattari)閤著的《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捲1):反俄狄浦斯》和《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捲2):韆高原》業已取得世界性的聲譽。
董強,北京大學法語係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傅雷翻譯奬組委會主席。旅居法國十二年。曾師從世界文學大師米蘭·昆德拉。著有《梁宗岱——穿越象徵主義》,《插圖版法國文學史》,法語詩集《鬆綁的手》等。譯著30餘部,涉及文學、藝術、人文、宗教等多個領域,如《西方繪畫大辭典》,《西方1500年視覺藝術史》(共六冊),《西方繪畫中的流派》,《波德萊爾傳》,《小說的藝術》,《娜嘉》,《記憶的群島》,《世界宗教理念與信仰史》,《雲的理論——為瞭建立一種新的繪畫史》等。2009年獲法國政府“教育騎士”勛章,2013年獲法蘭西學院大奬“法語國傢聯盟金奬”,2015年獲法國政府“榮譽軍團”騎士勛章。2016年獲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ULB)“榮譽博士”稱號。
自1981年在法國首次齣版到現在,《弗蘭西斯·培根》逐漸被公認為德勒茲最重要的美學文本之一。這本著作早於他關於電影、巴洛剋和文學批評的寫作,它不僅可以被當作針對培根繪畫的研究來讀,也可以被當作德勒茲廣闊的藝術哲學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文本來讀。在書中,德勒茲創造瞭一係列的哲學概念,每一個都與培根畫作中的某一個特定的方麵相關,但它們同時也可以在“感覺的一般邏輯”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對培根的繪畫、感覺的非理性邏輯和繪畫行為本身做齣說明的時候,這本著作也同樣指齣瞭繪畫與諸如音樂、電影和文學等其他藝術類目之間的關聯性。《弗蘭西斯·培根》是瞭解德勒茲哲學思想中的概念增殖所不可或缺的切入點。
發表於2025-04-26
弗蘭西斯·培根: 感覺的邏輯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269.html 於是我們可以說,畫傢用他的眼睛繪畫,但那是因為他能用眼睛觸摸。 ——《眼與手》 首先一定是手,用一張力量撕開塑封,然後用左手的某一個或幾個手指翻開,也可以用右手的某一個或幾個手指撥動書頁,在手的動作中一頁和另...
評分The book by Gilles Deleuze on Francis Bacon is more than the study of a painter by a philosopher. Is it from" on "Bacon, the book and who is the philosopher who is the painter? We want to say that think, and think that looks? One can certainly think of the ...
評分 評分這本書基本通篇都在解析感覺的層次和描述感覺的動態轉化過程,,,培根本人錶示並不完全同意書中的觀點,這個很容易理解因為以哲學視角對藝術作品進行分析根本無法避免誤讀,但是對整體畫麵層次、感覺的産生和轉化的分析本身就充滿瞭對於不可描述事物進行描述的努力,而且對“...
圖書標籤: 哲學 德勒茲 藝術 藝術理論 弗朗西斯·培根 法國 文化 繪畫
2017最後一本書讀完,今年讀瞭62本書。
評分“歇斯底裏的”培根
評分德勒茲已在培根的抽搐痙攣中貫通,寫作邏輯性太強讀起來也是暢快
評分算是比較好進入的美學文本,語言通俗易懂。從培根的作品解讀到抓住塞尚進行類比(前者的世界是人工假象,後者是大自然),培根是繼梵高和高更之後最偉大的色彩派畫傢,他的繪畫介於抽象和具象之間的第三條路。我凝視培根的畫,感受到的是凸顯齣時間以光和色為媒介在“肉”裏流動,呼之欲齣。我讀到的關注寫作方麵是“讓時間在其自身中變得可以被感覺到,這是所有畫傢,所有音樂傢,以及有時候所有作傢的共同職責。”
評分2017最後一本書讀完,今年讀瞭62本書。
弗蘭西斯·培根: 感覺的邏輯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