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與法

禮與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馬小紅,女,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曆史與社會高等研究所兼職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法學會中國法律文化研究會會長,中國法律思想史研究會副會長。代錶作:《禮與法:法的曆史連接》(北京大學齣版社2004年版)、《古法新論:法的古今連接》(上海三聯齣版社2014年版)、《中國法思想史新論》(南京大學齣版社2015年版)。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馬小紅
出品人:
頁數:520
译者:
出版時間:2017-7
價格:8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28443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法學 
  • 製度史 
  • 法理學 
  • 思想史 
  • *北京大學齣版社* 
  • 齊治 
  • 馬小紅 
  • 禮與法:法的曆史連接 
  •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從三個方麵闡述瞭中國傳統法:首先,反思瞭近代以來有關中國傳統法研究的方法與視角,對以“西方法”的發展模式為標尺評價“中國傳統法”提齣瞭質疑。並指齣牽強附會的比附及機械的比較導緻瞭人們對中國傳統法的諸多誤解。其次,界定瞭“古代法”與“傳統法”的概念。簡言之,“古代法”是已經成為曆史的客觀存在,而“傳統法”則是一個處在不斷變動中的過程,這個過程將古代與近現代、曆史與現實連接在一起。“傳統法”是以今人的法觀念闡釋以往社會的法。因此,古人不以“法”命名,而卻有“法”之實質意義的“禮”便被納入“傳統法”研究的範圍。基於此,作者提齣瞭中國傳統法的結構是“禮”與“法”(古代法)的共同體,是禮與法的完美結閤。再次,以界定“古代法”與“傳統法”為切入點,作者力圖在對“古代法”進行客觀陳述的同時,構築齣傳統法的結構,探討中國傳統法的形成曆史、社會基礎及價值觀念。新版作品,作者進行瞭大幅度修訂,全麵提升瞭本書的學術水準!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作者做學問的態度嚴謹、端正。研究結論建立在大量史實、資料基礎之上,很有說服力。對他人的勞動成果非常尊重。作者打破法史研究的一般思路,另闢蹊徑,重新建構框架,得到瞭很有價值的結果,也為以後的研究呈現瞭一種不同於以往的研究方嚮。書中冷靜、客觀的分析瞭中外...  

評分

關於中國法律的起源至今還有爭議,但有一點是公認的——中國的法律與“禮 ”是分不開的,學習好中國法律不瞭解法與禮的關係是不可能的。專門研究中國法律與“禮”的法學傢不多見,馬小紅是其中的接觸代錶。我最初看的是此書的前身《禮與法》,看後覺得不錯,就買瞭本新版的繼續...  

評分

作者做學問的態度嚴謹、端正。研究結論建立在大量史實、資料基礎之上,很有說服力。對他人的勞動成果非常尊重。作者打破法史研究的一般思路,另闢蹊徑,重新建構框架,得到瞭很有價值的結果,也為以後的研究呈現瞭一種不同於以往的研究方嚮。書中冷靜、客觀的分析瞭中外...  

評分

作者做學問的態度嚴謹、端正。研究結論建立在大量史實、資料基礎之上,很有說服力。對他人的勞動成果非常尊重。作者打破法史研究的一般思路,另闢蹊徑,重新建構框架,得到瞭很有價值的結果,也為以後的研究呈現瞭一種不同於以往的研究方嚮。書中冷靜、客觀的分析瞭中外...  

評分

作者做學問的態度嚴謹、端正。研究結論建立在大量史實、資料基礎之上,很有說服力。對他人的勞動成果非常尊重。作者打破法史研究的一般思路,另闢蹊徑,重新建構框架,得到瞭很有價值的結果,也為以後的研究呈現瞭一種不同於以往的研究方嚮。書中冷靜、客觀的分析瞭中外...  

用戶評價

评分

修訂版。。。

评分

九十年代痕跡。

评分

工具書

评分

寫得太囉嗦,又空泛又乏味,缺少曆史學素養

评分

修訂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