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1925—2017),当代西方著名社会理论家之一。出生于波兰的一个犹太家庭,1954年起在波兰华沙大学哲学与社会科学系任教,1968年被反犹主义者逐出波兰,1972年起任教于英国利兹大学,1990年被授予雅马尔费奖 (Amalfi Prize),1998年被授予阿多尔诺奖(Theodor W. Adorno Prize),著有《现代性与大屠杀》《流动的现代性》《共同体》《个体化的社会》《被围困的社会》等作品。
发表于2025-04-10
流动的现代性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有一次在课堂上,老师曾经对自身奔波的状态做出过描述,并且由此引出了齐格蒙特•鲍曼的经典著作——《流动的现代性》。曾经有一度,我试图改变自身的“宅”状态从而去尝试老师所说的“流动”的这么一种更具有现代感、更容易实现对自身价值认同这么一种生活方式,然而由于身...
评分对于这种理论书籍,我读起来经常云里雾里的.但是这本,我一拿起来就看了一半. 少给了一颗星是因为觉得翻译有一点瑕疵.但是总地来说,是一本好书.
评分自己缺乏社会学的基础和专业知识,读的书也少,前面看的比较仔细,后面失去耐心。 翻译确实不佳,但态度认真,保有下限。 记录对自己有启发的几个点。 1.流动的现代性兼有对传统的溶解和系统性的缺失。 2.系统性革命的终结。 3.个人的价值从前设的参照群体走向普遍观照,同时出...
评分鲍曼在《流动的现代性》中,将现代社会的特征概括为“无固定形态的,流动的,液态的,运动着的”。如果说早期固态的现代性是一个相互承诺的实地,而现在,液态的现代性是一个解除承诺,捉摸不定,熟练的逃避和没有希望追求的时代流。时空关系变得流程性,不定的,动态的,而不...
评分自己缺乏社会学的基础和专业知识,读的书也少,前面看的比较仔细,后面失去耐心。 翻译确实不佳,但态度认真,保有下限。 记录对自己有启发的几个点。 1.流动的现代性兼有对传统的溶解和系统性的缺失。 2.系统性革命的终结。 3.个人的价值从前设的参照群体走向普遍观照,同时出...
图书标签: 社会学 现代性 齐格蒙特·鲍曼 社会理论 鲍曼 哲学 社会 理论
本书中鲍曼提出“流动的现代性”(liquid modernity)概念,从不同侧面重写人类的生存境况。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浪潮下,一方面,资本和移民如潮水般涌入了劳动力紧缺、福利制度健全的西方国家,给西方既定的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带来异质性的巨大冲击;另一方面,反全球化的浪潮也正在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本书可谓是研究现代性和当代社会学理论必读书目,作者创造性地提出流动的概念,将物理概念用于社会研究,具有深刻的思想力和洞察力。这本书也是国内引用率非常高的一本经典的学术著作。
我理解到的是从“沉重的、固体的”现代性转向“轻灵的、流动的”的现代性的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尤其是作为个体如何找到自我的位置所在以及如何处理和社会、集体的关系, 探讨了一些社会现象的成因?比如“劳动”在人们心中重要性的转变,消费主义为何能大行其道,共同体下民族主义的变形。 可能是我对于社会学也不是很了解,专业术语蛮多,而且可能翻译有些问题,读起来感觉不太通畅也很难懂。晕。
评分鲍曼的语言 逻辑给想要理解他深邃思想的人立了很高的门槛 鲍曼九十年代后及以后的学术写作虽然很多 但主题大多相类 集中在个体化社会的进路 陌生人难民问题 流动性的消费社会 但这本书里关于消费主义的批判实在是云里雾里 很难把握到其要旨 艰涩的语言跳跃的逻辑正是鲍曼写作的特色 一路看鲍曼下来真的很辛苦 之前买了盗印02三联版 看了一章就看不下去 中国出版商们积积阴德吧
评分浓浓的后现代风格读不下去,大概翻了一遍,最有价值的大概就是概念本身:用固体到液体类比社会变化,用流动性来隐喻现代性。哲学视角虽有启发意义,但只有纳入科学体系后的社会学才有真正的价值。
评分众生即我,我即众生。
评分原作四星,翻译两星,取个中间。补论中“论写作,论写作社会学”一篇儿很值得读,这是鲍曼作为一个社会学家始终怀有的文学情怀。上一版评论中的问题很多没改(比如昆德拉“不可忍受的轻巧性质”,“老大哥”(Big Brother)与“大哥哥”(Elder Brother)那个没问题,作者是为了对比)。
流动的现代性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