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锦华,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教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11年,自1993年任教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从事电影、大众传媒与性别研究。中文专著《雾中风景》《电影批评》《隐形书写》《昨日之岛》《性别中国》等。
发表于2024-12-22
隐形书写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透过一个文本的解读可以看见一个完整的历史,实际上,形成一种完整的历史风貌是非常难的,即使学者也是这样,九十年代是知识分子的理想崩解的年代,这不是对知识分子的否定和压抑的开端,也不是终局,它只是一个中间环节罢了,且不要说戴锦华陷入知识分子主义的窠臼,它无非是...
评分绪论 理论旅行: 英国伯明翰学派,对工人阶级文化的再发现——美国跨学科准学科的文化研究、多元文化论、后殖民理论及表意实践与公共关系的讨论及族裔研究、性别研究—— 中国亚太地区的文化研究实践 农民工沉默的大多数:对他们的报道从阶级压迫的事实代之以民族叙述(外国佬...
评分读了戴锦华女士《挪用与遮蔽》一文,深有感触。 89年之后,经济浪潮不可一世地席卷而来,娱乐大众化欣欣向荣势不可挡,传统意识落花流水体无完肤,所有的神圣都被颠覆,崇高都被打败,正统都被调侃,曾经大一统的社会形态迅速地分崩离析灰飞烟灭。 是的,眼下是一个滑稽的时代...
评分《隐形书写》是戴锦华90年代末写的文化回顾与文艺综述,既有材料的堆叠与呈现,亦有批判性的省思,更有提纲挈领的时代研判甚至未来预测。更多的,也是下一个展览的打底书籍,将以此为基。 90年代的中国,是大众文化出现的时期;换言之,今天的眼花缭乱皆能溯源到彼时。在戴锦华...
评分当胡同、大院、街区的意象渐行渐远,逐渐模糊成公寓房的墙壁上,一副陌生的风景,“知识分子群体大多在话语的禁忌与失效(其知识谱系相对于现实的失效)之间辗转”,“关于‘进步’的信念支撑与对于‘现代化’乌托邦的冲动,使中国知识分子无法亦不愿反身去推动...
图书标签: 文化研究 戴锦华 文化 思想史 中国 电影 艺术史 近代史
勾勒当代中国文化地形图,冲破文化镜城的种种幻象。著名文化研究学者、电影学者戴锦华教授经典代表作。
20世纪90年代,大众文化无疑成了中国文化舞台上的主角。在流光溢彩、盛世繁华的表象下,是远为深刻的隐形书写。凸显这隐形字样,在新的坐标中勾勒一幅当代文化的地形图,并拒绝陷落于90年代的文化镜城之中,是一个文化研究者的必然选择。本书对盛行于90年代的各种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对于今天的读者了解新时期中国文化的源头与流脉,具有重要的指证意义。
廉价的回忆与情怀突然间被戴锦华的深度击垮,自认为逃脱了时代的个体,实际上并没有。大概不久后,我们将迎来它的续集,2000s—2010s的隐形书写,而1990年代,将是当代中国的系谱学。
评分刷新了很多认知,似乎对八九十年的文化现象有了些了解,文化研究的批判姿态很酷,被打脸多次,很多文青(包括自己)潜在的优越感和小资情结都是一种被操控而不自由的表现啊。文章承载量大,但词语繁复了些,几个关键词反复提,不同方式重提,但无论如何有这样的书很好很好。 跑回来打五星。2019.1.6
评分阅读本书最大的困难度在于,以前读八九十年代回忆,就是一些文艺作品、现象的罗列,戴老师站在文化分析的角度,更多的是结合文化的思考总结与分析,我自己阅读的时候还是只能被密密麻麻的作品现象所吸引。不过能有这样一部思考90年代的书太棒了
评分与时代同步进行的书写既显现着思考者力图把握变迁机理的迫切,也有操之过急之嫌。所选取文化事件也大都囿于知识分子的生活视野。九十年代的复杂性和深刻性,在今天的映衬之下才更加明晰,而那些真正有深远意义的现象在当时可能是被忽视的。语言奔溢,但也有同意反复之嫌,也恰恰是这种语言状态,让一些敏感的表述躲过了剪刀
评分以文化研究的视角来细察时代的症候。囿于自身的学识,一头一尾两章啃得分外艰难(当然其他部分也不好受),但具体到中间的90年代文化现象的分析解读,眼光、行文与那个年代一样有十足的魅力。其中不少内容都触及到了敏感事件,但都用巧劲点到即止,绕过了越筑越高的围墙。当下的诸多文化现象,原来只不过是90年代的复现而已。
隐形书写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