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果,原名蔡濯堂(1918—2004),著名散文家、翻译家,多年担任香港《读者文摘》中文版编辑,香港中文大学翻译中心研究员,教授高级翻译。抗战时期开始发表文章,出版散文集二十多种,曾获1979年台湾中山文艺奖、1996年台湾文艺奖之翻译奖。译有《西泰子来华记》《大卫·考勃非尔》《力争上游》等,并撰文专论翻译,结集为《翻译研究》《翻译新究》《译道探微》等,备受同行称誉。
发表于2025-04-03
翻译研究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先从全书结构说起。 “要根本解决问题,必须从理论下手。”如思果先生所言,此书前三分之一篇幅(从“翻译要点”,“引言”到“参考书”),说的大致都是理论 尤其P20的对中英文联结性的“链子”的比喻,非常精妙,将此条铭记于心日后必有所获 而后大半段,则以实例居多,看...
评分“创、省、异”:中国特有事物名称外译的三字原则 (黄佶,2008年3月30日) 本文从传播学理论、翻译经济学和保护民族文化特色等角度对中国特有事物对外翻译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中国特有事物名称外译的三字原则:“创、省、异”。在把本国独有的事物翻译成外语时,第一...
评分白话文愈发苍白,文言文日益式微,追求纯净的中文,不仅是对作者的要求,也是译者的责任。 思果先生的散文天然清畅,近于口语。而三本有关翻译的著作均为经验探讨,避开抽象的理论,深入浅出地探讨语言层面的细节和纯净中文的神韵。
评分非常感谢Onetti兄的推荐,我才有机会找到这本书来看。真的是好书,对于我这种对翻译可以说是一窍不通的人来说,这本书就像及时雨一般,纠正了我很多错误的习惯,也替我树立了正确的翻译观点。 对于思果先生的翻译观点,我是相当赞成的。简言之,如果说翻译的观点有两派:面向读...
评分思果先生这本与其说在谈翻译,不如说在谈汉语。从这本书的译例里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汉语语言的特征和魅力在于“简洁”美,当然“意象”美也是汉语的特征之一,但是本书揭示更多的是简洁美,我们绕来绕去的语言大多由外来语带偏,慢慢失去汉语本来的真面目,现代汉语又是经过英...
图书标签: 翻译 写作与翻译 文学理论 思果 理想国 文学 英语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著名散文家、翻译家的经验之谈,享誉港台四十余年,文字工作者案头必备
★ 译者的“自诊书”,读者的“预防针”,专治劣译和欧化中文,病例丰富,药到即除
★ 余光中撰写长序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是翻译家思果先生关于英汉翻译的心得。他有感于劣质译文大行其道,甚至影响到中文的思维和创作,决心保卫他深爱的语言。全书贯穿的思想是,译文一定要像中文。书中列举了大量实例,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一一解决,大至行文的修辞、节奏,小至参考书、标点符号的用法、新词和专有名词的译法,像一本军用地图,可以告诉读者哪里有地雷,哪里有险滩,哪里有流沙。
诗人、散文家余光中先生专文推荐,可以当成不可多得的翻译教材,也能为一般作家和有心维护中文传统的人士提供借鉴。
【名人推荐】
《翻译研究》针对畸形欧化的种种病态,不但详为诊断,而且细加治疗,要说救人,真是救到了底。照说这种“临床报告”注定是单调乏味的,可是一经散文家娓娓道来,竟然十分有趣。——余光中
思果爱说他没有上过正规学堂受过正规教育,一生靠自修,我半信半疑:他的中文和英文实在好,比名门高徒还要好。……我做翻译的那些年,案头长年供奉韩迪厚和思果的翻译论著,“当”字“被”字“地”字时刻视为禁忌,深恐错手一用,两位前辈鼻孔朝天嗤笑一声:“这是人话吗?”——董桥
我读思果先生的翻译论著,不时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同时又感觉如针芒在背,因为书中谈到的不少文字错误都是自己犯过的,有些虽已有所悟,但毕竟是犯了无数文字差错才得到教训。早读思果先生的书,就会很大程度上为自己树立标准,自觉控制笔下出“劣译”。 我认识的译者同行也无不称赞思果先生的功绩,这几本书的确为欲从事文学翻译者的必读书。——孙仲旭
书里所讲的是实际有过的困难,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有些毛病因为劣译充斥,大家看惯,而且目前许多作家写中文也不知不觉犯了,所以见怪不怪,其实毛病总是毛病。中国近代的翻译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虽然名家辈出,而寡不敌众,究竟劣译的势力大,电讯和杂志上的文章多半是译文,日积月累,几乎破坏了中文。我深爱中国的文字,不免要婉言讽喻。——思果
值得常翻
评分可参考。太陈旧了。
评分看这本书,很多时候会突然警醒,原来自己也遭了译文腔的毒,只是流毒太深,自己难以发现。读此书,清一清中文里的浊污,对写作是大有好处的。
评分应该叫《翻译杂谈》
评分个别例子很有时代感,翻译入门必备读物
翻译研究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相关视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