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翔,1976年7月生,甘肅張掖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學士、法學碩士,北京大學法學博士。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兼任中國憲法學研究會秘書長、常務理事。研究領域包括憲法學、法學方法論等。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刊物發錶論文30餘篇。入選萬人計劃第*批青年拔尖人纔,獲評第八屆全國十大傑齣青年法學傢。
憲法上的基本權利,並非空洞的政治宣言,而是有效力的法規範。建構基於憲法文本的解釋方案,厘清基本權利條款的規範結構和規範內涵,使之在技術層麵上成為可以適用的規範,是憲法學的基本任務。《基本權利的規範建構(增訂版)》是基本權利總論領域的體係性著作,圍繞基本權利的功能,基本權利的國傢義務,基本權利的保護範圍、限製、競閤、衝突等問題進行瞭教義學建構,並迴應瞭中國法治實踐中的眾多基本權利問題。
發表於2025-02-02
基本權利的規範建構(新版)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憲法 法學 法學·法教義學 權利 張翔 公法 憲法基本作用 基本權利
憲法學最缺乏的可能不是理念和價值,而是憲法解釋和規範分析的方法和技藝。
評分非常不錯,把德國基本權利體係講得很清楚,特彆是還套用這種分析模式對國內事例進行瞭論證,而且語言流暢,對讀者很友好。 它應該是一本公法學的入門讀物。
評分教義學方法論下關於憲法中基本權利的規範分析,理論框架給人極大幫助,運用這一框架對有關問題進行分析似得瞭章法。讀書筆記還未整理,但讀完全書,最大感受莫過於在解釋和理解憲法文本時,切勿恣意!
評分斷斷續續近三個月終於讀完。書中所貫穿與強調的法釋義學方法論極為受益。另外張翔老師縝密的邏輯分析與純熟的文字駕馭功底,讓閱讀體驗更為舒暢。
評分1、基本權利的雙重性質理論:主觀權利和客觀規範(或客觀價值秩序),二者的區分主要看有無請求權(請求是權利之基本屬性),前者意味著個人得主張,後者意味著對國傢機關的規製和約束,一般不賦予個人主觀請求權。客觀價值秩序可以嚮主觀權利轉化,“再主觀化”。2、消極受益權與積極受益權,前者受侵害時嚮法院提起訴訟以尋求救濟,後者是國傢直接嚮公民提供利益。3、社會權的可司法性。否定的理由和肯定的理由,可結閤大須賀明的《生存權論》,是具體性而非綱領性權利。三星半
基本權利的規範建構(新版)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