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纪德 André Gide (1869—1951)
法国著名作家,出生于巴黎。1891年出版《安德烈•瓦尔特手记》,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一生创作小说、戏剧、游记、诗歌、日记、信函等各类体裁的作品多种,代表作有小说《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曲》《梵蒂冈地窖》《伪币制造者》《浪子回家集》,散文《地粮》《刚果之行》《如果种子不死》等。1947年,他凭《田园交响曲》获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为:“他以无所畏惧的对真理的热爱,并以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呈现了人性的种种问题与处境。”
发表于2025-04-18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沙皇们不断“归并”俄罗斯的土地,而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断“归拢”俄罗斯的人心。 大概因为东正教的传统,俄罗斯人受福音书的影响较深。“爱你的邻人如你自己”,这一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俄罗斯人。比如托尔斯泰的作品,就到处洋溢着无抵抗主义,宣扬“要爱你的近邻,爱和你一...
评分在读《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前,我未曾完整读过任何一部他的作品。不管是《罪与罚》,还是《卡拉马佐夫兄弟》,以及这一首一尾之间的“小说们”。带着对陀思妥耶夫斯基零星的记忆,难以避免地陷入在这本书中,而产生无以名状的痛苦。 从《背德者》中,人们发现了纪...
评分在读《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前,我未曾完整读过任何一部他的作品。不管是《罪与罚》,还是《卡拉马佐夫兄弟》,以及这一首一尾之间的“小说们”。带着对陀思妥耶夫斯基零星的记忆,难以避免地陷入在这本书中,而产生无以名状的痛苦。 从《背德者》中,人们发现了纪...
评分他不能让人消除疲劳,而只是让人感觉疲劳,就像不停奔跑着的纯种赛马,读者得保持始终的清醒,使注意力集中,从而引起精神的疲劳,三十年前,社交界中许多人也是这样谈论贝多芬的最后几部四重奏的。 其实他最好的作品就现在的这个样子,几乎在每一个部分都达到了很难想象被超越...
评分(约稿,勿转,谢谢) 像法语本身一样,纪德所做的事情是从重音开始,到轻音结束。我们所看到的不再是舍斯托夫或者别尔嘉耶夫那样的评述,像一柄绝望而非人的铁锤,和我们的大脑一起坠落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沉陷的铁砧上。“人们期望找到一个神,但触及到的只是一个人,疾病缠身...
图书标签: 陀思妥耶夫斯基 纪德 文学评论 文学研究 文学理论 安德烈·纪德 法国文学 人民文学出版社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是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纪德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著作。
本书是纪德1922年所作的关于陀氏的六次讲座。在这一系列讲座中,纪德主要的关注点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如何以“文学”的方式表达出来,他通过解读陀氏的书信和小说文本,层层剖析了陀氏的文学思想以及艺术风格。他深入到陀氏及其塑造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发现了谦卑与傲慢的相互转化、人物思想的二重性等陀氏创作的主要特点。
在黑塞看来,陀氏的作品特别有精神内涵,可以从中分析欧洲社会变迁和神学思想……过于无中生有;茨威格眼里的陀氏是一个遭命运捉弄,经历各种磨难从而造就出的孤独天才。茨威格用华丽辞藻重新创作了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毛姆通过各种生平八卦分析出,陀氏作为作家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天才,作为人却是一个无药可救的恶棍;而纪德眼里的陀氏正好是毛姆所说的那个天才作家的部分。纪德通过陀氏的文字去认识他,缺点也成了优点,陀氏显得相对完美,很有迷弟看偶像的味道。
评分考虑到被发配去西伯利亚的原因和信中描写的环境,每个人都有资格抱怨命运的不公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然而,“哥哥,世界上有许多高贵的心灵”,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信中动人地写到,尽管四年中他始终没有收到过自己家人的来信。“请给我寄古兰经、康德、黑格尔,特别是他的《哲学史》,我的未来将取决于所有这些书。”那些精神上的杂思。就是这样一种乐观,不屈服,无论外界生活中发生多么悲剧性的事,绝望之后,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始终准备着生活下去。
评分抱着寻求陀翁小说新的切入点来读,结果发现最大的收获竟然来自于书信集。纪德说明了陀翁能够巧妙借助小说人物谈论观点,但以自己的名义说话时,文理却那么混乱。因此不能简单地去总结陀翁的思想。在六次讲座中,也可以从纪德谈到的谦卑、智力、福音书和牺牲来切入。“凡想保全生命的,必丢失,凡奉献生命的,必真正救活生命”,从来没有人提及这句话对陀翁的重要性。
评分陀的早期研究,放现在来看有些说法还是有问题的(主要是看的乱七八糟的太多了),但思路很明晰,喜欢里面关于《群魔》的部分
评分纪德太屌了吧,我要好好看看他的书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