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

爱的艺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艾里希·弗洛姆,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1900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犹太人家庭,1922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二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纳粹上台后,他于1934年赴美,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术机构讲学,并先后执教于墨西哥国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高校。1980年弗洛姆病逝于瑞士洛伽诺。

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各自所在的产物,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疏离,这种孤立感导致人们潜意识下渴望与他人结合、联系。

弗洛姆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造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 艾·弗洛姆
出品人:99读书人
页数:144
译者:李健鸣
出版时间:2008-4
价格:1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45159
丛书系列:译文心理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弗洛姆 
  • 爱的艺术 
  • 爱情 
  • 哲学 
  • 心理 
  • 情感 
  • 心智 
  •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自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32种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

在这本书中,弗洛姆认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弗洛姆进而提出,爱是一门艺术,要求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在这里,爱不仅仅是狭隘的男女爱情,也并非通过磨练增进技巧即可获得。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就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

此版特别收录弗洛姆学术助手纪念文章《弗洛姆生命中的爱》。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为自己的人——现代西方学术文库 作者: [美]埃.弗洛姆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孙依依 译 出版时间: 1988-11-01      其实我过去读的是孙依依译的版本,它是附属在三联以上这本《为自己的人》后的薄薄的一部分而已。可惜在网上找不到这本书的图样,只看到...  

评分

关于爱是什么,为何我们需要爱等问题,在《爱的艺术》这本书中,当代心理分析学家弗洛姆有着不同于一般人对爱的诠释。爱的艺术并非是一本教人学会如何爱的情爱圣典,而是关于指导人生意义的心灵哲学类书籍。千万不要误以为看了这本书,就学会了爱,爱不是公式,不是操作手册...  

评分

评分

为自己的人——现代西方学术文库 作者: [美]埃.弗洛姆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孙依依 译 出版时间: 1988-11-01 其实我过去读的是孙依依译的版本,它是附属在三联以上这本《为自己的人》后的薄薄的一部分而已。可惜在网上找不到这本书的图样,只看到很...

评分

很多人讲一件事,都喜欢说:我们江苏人,我们上海人,我们金牛座的,我们交大毕业的,我们程序员,我们知乎用户,我们豆瓣用户,……而不是直接说:我……一直觉得这种群体划分很不好,又说不上什么门道来,直到今天看了弗洛姆的《爱的艺术》才知道:同一组人结合,是克服孤独...  

用户评价

评分

当读完一本书,发现自己大概也是这么想的,这书是不是白读了……

评分

当读完一本书,发现自己大概也是这么想的,这书是不是白读了……

评分

我十四五岁时读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认为托马斯和特蕾莎痛苦的根源在于他将爱系缚于一人而让性流散四方。这本书提示说,也许应该倒过来想问题:将性系缚于一人而让爱流散四方。

评分

自从我看一些自认为可以解惑人生的“真谛”的书后,我就再也不相信类似“爱的艺术”这些书了,你的行为对于一些准则是需要对手来配合和较量的,即使你遇见一个很糟糕的人,与你完全不搭边儿的人,你的艺术就好像是生锈的枪一样,这不是本书一开头那样强调的爱的对象,这是,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性格。一个人不管他看了多少书,研究了多少道理,掌握了多少艺术,和所谓的“真谛”,遇见事了,没辙,第一反应依旧会按照自己的一贯性格http://www.douban.com/review/2083946/

评分

自从我看一些自认为可以解惑人生的“真谛”的书后,我就再也不相信类似“爱的艺术”这些书了,你的行为对于一些准则是需要对手来配合和较量的,即使你遇见一个很糟糕的人,与你完全不搭边儿的人,你的艺术就好像是生锈的枪一样,这不是本书一开头那样强调的爱的对象,这是,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性格。一个人不管他看了多少书,研究了多少道理,掌握了多少艺术,和所谓的“真谛”,遇见事了,没辙,第一反应依旧会按照自己的一贯性格http://www.douban.com/review/2083946/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