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特琳·道蒂(Caitlin Doughty)
生于1984年。职业殡葬师、作家、博主。自小便对死亡、哥特文化等别人眼中古怪、个性的事物有强烈好奇心。大学时主修中世纪史,用4年时间研究中世纪死亡文化,之后进入火葬场工作,成为一名年轻的殡葬师。2011年起在YouTube设立专属频道“殡葬师问答”(Ask a Mortician),透过黑色幽默短片,百无禁忌地谈论各种死亡与丧葬话题,吸引超过9500万人观看热议(截止到2019.4)。同年,集结一大批志同道合的艺术家、文化学者、殡葬业人士创办“善终要诀”(The order of the good death),以倡导死亡接受和西方现代殡葬业改革而闻名。目前已出版《好好告别》《好好告别2:世界丧葬习俗巡礼》(暂名)等作品。
发表于2025-01-22
好好告别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我们经常和火葬场打交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几乎每年都要到火葬场去送别几位同事同学或者朋友的父母。可是我们却都不了解火葬场,也没机会去了解。如果不是去送葬,我们就是路过火葬场也会避之而去,那里实在是阴森恐怖。 可是手中的这本书,却是在讲述火葬场的故事。当...
评分哲学家塞內加说过:人生是通往死亡的一次旅行。但是我想没有几个人可以坦然面对这次旅行的终点,不论你是权倾天下如齐桓公,抑或富有四海如罗斯柴尔德,都无法保证自己的生前身后事是否体面从容,更别提生命意识消失以后的那种虚空了。所以人们习惯性逃避死亡、消灭衰老,而这...
评分文/舒念 无论是哪一个哲学流派,哪一种民族文化,生与死都是永恒的不可逃避的话题,时至今日,我们能够用科学解释生命诞生的旅程,却仍旧无法破除死亡的未知。成为一个生命,你首先拥有认识,继而塑造出灵魂,而死去之后,却只剩一副躯壳,那些代表生命的认知、灵魂、感情又当...
评分 评分文/夏丽柠 海德格尔说: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体会生的意义。我们恐怕没有那么多机会接近死亡。不过,有这么位美国姑娘就整日与死亡为武,并将切身体会写成了《烟雾弥漫你的眼》。在书里她谈笑风生,说起死来就像我们谈论生。显然,这是一本奇葩作者写的奇葩书。 凯特林•...
图书标签: 死亡 生命 殡葬师 告别 纪实 纪实文学 美国 凯特琳·道蒂
◆我们越了解死亡,就越了解自己。
◆美国传奇殡葬师凯特琳·道蒂6年火葬场工作实录
◆超9500万人因她重新思考死亡和生命的意义!
——
身高近1米80、毕业于中世纪历史专业的凯特琳·道蒂,是别人眼中又酷又怪的女孩,当同龄人都在为恋爱、护肤,变美和追星而疯狂时,她却一股脑扎进殡葬业,当起了一名殡葬工,每天和死者打交道。
从第一次尴尬地为死者剃须、小心翼翼地和同伴一起上门敛尸、日渐熟练地操作起庞大的火化炉、把人体碎骨研磨成粉末、入殓、给尸体防腐,到想尽办法完成遗属心愿、给水肿的老人穿上精心准备的华服……凯特琳坦率真实又妙趣横生地记录了自己在火葬场工作6年的生活,讲述了一个个具体而微的生命故事,还有所有人都要面对却不愿说起的一切细节,更有对死亡和生命的深刻体悟。难得的是,凯瑟琳不猎奇、不逃避、不畏惧,像是个现代小女巫一般,带领我们直视死亡,也直视生命。
——
◆一本改变死亡观的书,不被道蒂的讲述启发是不可能的。《泰晤士报》
◆《好好告别》彻底挑战了现代人对死亡的逃避心理。贝斯·拉夫乔伊,作家
◆一般像这样形象又病态的书会令它的读者陷入一阵忧伤,但是道蒂女士——这位令人信任的奇幻死亡之境的向导——却让我们一路笑个不停。《华盛顿邮报》
◆整本书围绕着殡仪馆、尸体和火化展开,但在作者可爱到爆炸的描述中,这些通通让人觉得不再恐惧,死亡也渐渐生出生命的温度。超想和她做朋友。读者 贾布的苏克雷
◆没有苦大仇深的说教,不刻意制造术语壁垒,足够坦诚,喜欢这样的行业书籍。谈论一个文化语境中的禁忌话题,完全不猎奇,写得风趣幽默却毫无戏谑轻浮的感觉。直面恐惧多么鼓舞人心。读者 墙的虫
◆文风又直又正,把这个常人眼中神秘阴森的行当写得爆笑而充满情感。读者 小米
◆一本特别有生命力的关于死亡的书,让人对葬礼、死亡,甚至腐烂有直观亲切的认识。她的见解理性、犀利、温柔,像哲学家,又像艺术家。读者Ziye
◆如果你认为这只是一本奇观式的搞笑小书,那就大错特错了。作家、译者于是
◆我太享受作者的故事了,没想到在读到第二章的时候就放声大笑。作者的幽默感让这一切描述免除了尴尬。读者Hanna.w.
◆这本书堪称矛盾混合体,悲伤又搞笑,迷人又古怪,充满了智慧,如同一杯有毒的鸡尾酒,让你欲罢不能。多黛•斯图尔特,知名媒体Fusion主编
◆可以跟《最好的告别》一起看,一本是讲生前,一本是讲死后。读者佚名
死亡不是我们生命的终点,而是我们活着时无时无刻不在的伴侣。这本书让我喜欢,就是因为作者让这句话不是句空话,作者做殡葬师,但是揭露殡葬业的许多“死亡忌讳”。从一个年轻人的角度告诉社会,要想跟生命好好告别,我们处理死亡之事的方法,真得改改了。
评分在给外公守夜时开始看这本描述美国殡葬行业的书。在我老家,人去世以后,遗体要在家里摆放一周(除非恰逢特殊节日只能放三天,而我外公足足摆放了十天),而在美国,遗体必须很快由殡葬人收敛,不能停留超过一定时间。所以,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悲伤痛苦怀念告别甚至作秀,时间长到最后分不清是告别还是借由这个机会举行大型的亲友聚会。而作者认为美国殡葬的现状,无法让人足够地正视和敬畏死亡。不管哪种文化方式,好好告别是对死亡最好的尊重。
评分我想跟道蒂女士成为朋友!!
评分死亡带走了一切,可有一样东西永远也带不走,那就是流淌在我们心中的爱。爱抵抗不了死亡,但能治愈死亡带来的伤害。死亡很可怕,我们很恐惧,就是明知道死亡就要来了,还是不愿意面对,但死亡还是一步一步地来了。这样的残酷现实,我们无能为力,只能臣服死亡,接纳死亡。实际上,我们最应该想的问题,不是如何逃避死亡,而是不要留下遗憾。
评分确实,大部分的文化来看都在否认死亡。但我不否认。却也不代表我可以坦然接受,至少我想了想经历过的几次亲人逝去,即便看起来我已经足够坚强,其实至今也未必能完全消化的。再想一想时日越长,身边这些人,包括自己,谁不是带着一身的感情和故事呢,老人们活了快百岁也不见得真的忘却悲伤,我哪有这种自信呢。
好好告别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