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德威特(Richard DeWitt)
美国费尔菲尔德大学(Fairfield University)教授。他利用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对《世界观》一书的文稿进行反复打磨,并配以丰富的图表补充说明。同时,作者具有将复杂的技术概念分解成读者可理解的语言的独特能力,读来令人大开脑洞。
从地心说到三大定律的跃迁,是人类世界观的一次次脱胎换骨!
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 以地球是宇宙中心为信条。
牛顿世界观 把动者恒动当作真理。
有没有可能我们现在拥有的世界观,最后也被证明为错误?
有没有可能我们的世界观在子孙后代看来,也是陈旧而诡异?
从科学哲学的根本问题,到科学史上的历史事件和哲学主题,彰显了历史、科学、哲学的无止境魅力。本书化繁为简,剖析根本,纵观西方科学两千年,探讨近代科学发展,特别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和演化论等理论给世界观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它拥有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套新的认知体系。
本书纵论西方科学两千年,探索科学的起源和思维的本质。这是每一个现代人都需要阅读、了解的关于科学的历史和哲理,有助于读者构建正确的世界观
总体上说,这还是一本很好的书,尤其适合作为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入门教材。当然,凡事不能苛求,小毛病也还是有的。尤其是涉及这么多领域的一本书,能够写/翻译得这样已经很不容易。行文流畅,语言也比较通俗易懂,当然,个别内容反复提及确实显得罗嗦。但考虑入门者情况,也就...
评分大学期间读的话,后面这十几年的学习和认知,应该能有更有意思的角度。 说来本书对我没什么新的内容,不过看起来依然很有帮助,整理了一些思路,从“拼图”的角度来看这些观点,不过完整的拼图还需要有更全面的知识积累和总结。 翻译的是真好,希望这样优质的科普翻译作品更多...
评分这本著作的作者把内容表述得非常清楚,并且,通过运用许多真实有效且令人印象深刻的图表,他把深奥的概念、量子理论和相对论解释得非常清楚,因此值得推荐。和其他不少科学哲学入门书籍不同的是,德威特的这本书能让你迅速地学到历史知识和透彻严谨的哲学知识。通过每章的注释、...
评分在李善友教授的推荐下读了这本《世界观》,实话说,这本书的开头便深深震撼了我,作者在开头认真定义了“世界观”,并且强调,书中所有的“世界观”均指作者定义的世界观,态度十分严谨。在我看来,整本书的精华是前八章,这八章算是后续内容的基础,主要讲述的是研究科学的各...
评分作者先介绍科学哲学的基本概念,如真理,证明,证伪,工具主义与现实主义等,然后分两部分介绍科学简史,以及伴随的科学哲学思辨。有趣,烧脑。 科学发现简史第一部分讲亚里士多德到牛顿的科学发现与理论演变。 亚里士多德的核心观念,是一整套互相嵌合的观点集,在中世纪跟宗...
国内各阶段教育缺失的一个部分,这本书帮你用几块大拼板简单拼了个样子,自己的世界观拼图还需要在多了解世界的基础上逐步拼出来。这版翻译得真好,看不出外语原文的痕迹。
评分《中国科学报》上关于这本书的书评,对我启发很大:很多人都以为刨除成见、“解放思想”是很容易的,似乎只要搞一场“头脑风暴”,就可以无拘无束地思考问题了。但“风暴”更可能带来的是迷失而不是明朗。又有很多人以为“叛逆”一点儿就可以跳出成见,老师说黑,我偏要说白,但事情也没有这么简单。我比如我强行把旧拼图中的一块知识抹掉,但留出的那块空缺仍然还会保留着固有的形状,当我拿取另一块貌似对立的拼板来填补空缺时,要么它和周围的拼板完全搭不上,要真能搭上边,那么本质上还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能够拥有看待世界的正确方式,才有逐步刷新认知的可能!
评分与时俱进的必要性毋庸置疑。 保持与时俱进,《世界观》是必不可少的一本读物。阅读大陆简体字版的《世界观》一书令人轻松愉快。 五星!
评分从观点拼图的隐喻出发,梳理了对于自然世界的科学观念演变史(后两部分)和相应的哲学工具(第一部),对我的启发是区分了经验事实与哲学性/概念性事实(两者并无绝对界限,随认知而变),从中可以窥见科学如何取代(自然)哲学的位置(以牛顿机械物理观为标志),更重要的,是解释世界的理论系统如何发展。可以联系维特根斯坦的世界图式、库恩的范式和霍金说的模型依赖来看,这里面的突破在于概念对肉身经验的超越(背后是技术对人类观测的扩展),以至于无法再诉诸传统的观念范畴(相对之于时空、量子之于定域性、演化之于人类本位),如作者所言,宇宙成为一个“无法用任何方便的隐喻来概括”之物(但我们仍可以工具主义的态度视之)。书名没有核心主题“科学”二字,但说实在的,这个时代人的世界观如果还没有科学思维的痕迹,那很难说是健全的。
评分这本书书如其名,第一部分上来就让我怀疑自己的“世界观”: 我怎么证明地球是圆的? 怎么证明“没有地球太阳还是会绕~没有理由~哎呦跑偏了”? 不同于读罢《三体》后的那种硬核抬头仰望星空,怀疑人生,也不像《天才左疯子右》这种故弄玄虚造成的短时迷离。 这本书严格的遵循了“不破不立”,“又破又立”的原则,从哲学基础命题肇始,以天文学为主干,构造“世界观”的基本框架,继而用物理学,生物学,逻辑学等添砖加瓦,并对传统观念的神学进行了参照和分析。 特别是对时下很火的量子理论对哲学及神学的架构以及进化论对伦理学乃至博弈论影响的提出,颇有见地。 作为文科生,除了个别专业理论部分因为没有功底,读时稍显费劲,基本上沿着作者的脉络是很通畅。 哲学的尽头是不是神学不敢妄言,但科学的骨髓中必须有哲学的基因。 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