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 约公元前426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腊哲学家,也是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
王太庆,著名翻译家。
发表于2025-04-03
卡尔弥德篇 枚农篇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哲学 柏拉图 古希腊 *北京·商务印书馆* 西方哲学 苏格拉底 古希腊罗马哲学 Platon+Socrate
柏拉图对话著作中的两篇,《卡尔弥德篇》所讨论的主题是“节制”(sophrosyne)。 《枚农篇》的对话人物是苏格拉底和枚农,讨论的主题是“美德是否可教” 。苏格拉底认为必先清楚“美德是什么”才能确定地回答与美德相关的其它问题。
“不管我们把明智的实质规定成什么,我们总是遇到一个无情的结论,就是明智并没有什么益处。这个结论并不使我感到痛心,我这个人没什么。” 可是我觉得痛心,我觉得有什么
评分《卡尔弥德篇》以常规的方式探讨“明智”的相,虽然无果而终,但过程精彩,从中也找到一些论证的套路。《枚农篇》论品德,依旧是找“相”的过程。“品德是一种能力”的论点很有现实意义。“灵魂不死”和“学习即回忆”部分尽管从当下语境来看不免有逻辑漏洞,但必须承认这是天才式的构思。而后所讨论的品德能否传授的问题,之间对品德的性质做了界定,是一种知识,还是正确的意见?结果趋向于后者。之间的关系为:“正确的意见”⇒“回忆”(绳索)⇒“知识”(被固定的),大师和匠人之间的区别大抵在此。阶段性的成果是:品德既非出于天性,也不可传授,“神性”(时代特色的用词)使然,而人不自知(此处或与孟荀的性善/恶论相对照)。安虞铎在谈话中所显露的性格特点,或许与之后他成为控告苏格拉底的三人之一有关。
评分翻过..Bostock说Meno是早期作品,但我怎么觉得不仅接续了早期苏格拉底对话的问题(德性可教、哲学与政治),也有中期理念论与回忆说的(对观Phaedo和Politeia)部分,同时知识vs正确意见引向Theaetetus..相比苏格拉底遭到质疑而引出的著名几何证明段落,假设方法(cf. Phaedo)引出的德性与知识的讨论才可能是更加重要的。Anytus扮演的戏剧角色非常微妙,警告苏格拉底,民主派意外和智者的对立。ps. 一个笑话:阿努图斯和安虞铎是一个人(Anytus)??
评分卡尔弥德啊,我的咒语也是这样。这是我在军队里服役的时候跟札耳摩克锡的一位特拉基医生学的,这些医生据说有使人不死的能力。据他说,一切好的和坏的,不管是身体方面的还是整个人方面的,都是以灵魂为发源地,都是从那里流到各处,就像从头部流到眼睛那样,所以我们必须密切关怀灵魂,才能使头部以及整个身体处于良好状态。他说:“朋友,要治疗灵魂必须使用某些咒语,这咒语就是美好的话语。凭着这些美好的话语,灵魂中就产生了明智,在产生了明智、存在着明智的地方,就很容易造成头部和全身的健康。”他教我治病和念咒的时候还说:“你要记住,不要轻易听人劝告给他用这个方子治头痛,除非他先把灵魂亮出来给这个咒语治疗。因为今天大多数人的错误就在于以为可以分别地治疗某个部分而不管其他部分。”钓雪按:这真是苏格拉底的《黄帝内经》哟。
评分王太庆的译文。〈卡尔弥德篇〉讨论明智,由于苏格拉底追问的是明智的「相」或「理念」(idea),被问者总是回答明智的具体行为(「一」与「多」的关系),最终也无定论。〈枚农篇〉讨论品德的「相」和是否可传授的问题,提出了灵魂不灭和回忆说,因为「钻研和学习无非就是回忆」(81D)。其中与安虞铎(又译阿努图斯)的对话插曲并激怒后者,也为苏格拉底的被控埋下了伏笔。 总的说来,我们只有对自以为知的概念或事物加以不断省察,才能不流于泛泛的「意见」(doxa),掌握确切的「知识」(epistem);即使最后的结果亦如苏格拉底式的对话一样无果而终。这点倒是可与《理想国》卷五对看。
卡尔弥德篇 枚农篇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