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Brodsky,1940-1996),蘇裔美籍詩人。生於列寜格勒一個猶太傢庭,父親是攝影師,布羅茨基自小酷愛自由,因不滿學校的刻闆教育,15歲便退學進入社會。他先後當過火車司爐工、闆金工、醫院陳屍房工人、地質勘探隊的雜務工等。業餘時間堅持寫詩,譯詩。
布羅茨基從1955年開始寫詩,多數發錶在由一些青年作傢和藝術傢所辦的刊物《句法》上,並通過詩朗誦和手抄本形式流傳於社會。卓異的詩纔很快使他嶄露頭角,被稱作“街頭詩人”,並受到阿赫瑪托娃和其他一些文化界人士的賞識。1963年發錶的著名長詩《悼約翰·鄧》是他早期創作的代錶作。1964年,布羅茨基被法庭以“社會寄生蟲”罪判處5年徒刑,送往邊遠的勞改營服苦役。服刑18個月後,經過一些蘇聯著名作傢和藝術傢的乾預和努力而被釋放,獲準迴到列寜格勒。從此,布羅茨基的作品陸續在國外齣版。從1965年起,布羅茨基的詩選陸續在美國、法國、西德和英國齣版,主要詩集有《韻文與詩》(1965)、《山丘和其他》(1966)、《詩集》(1966)、《悼約翰·鄧及其他》(1967)、《荒野中的停留》(1970)等。
《布羅茨基談話錄》係根據俄裔美籍詩人約瑟夫·布羅茨基生前與文化史學傢所羅門·沃爾科夫的談話整理而成,凡十二章,內容涉及布氏的生活經曆、創作,他與俄國詩人阿赫瑪托娃、茨維塔耶娃、英國詩人奧登、美國詩人弗羅斯特的關係;對上世紀五十~八十年代蘇聯和美國的文化交流、文化現象頗多精闢之見。
買書當時,就知道這裏會有很多吐槽翻譯的人,讀瞭一讀,還是買下,看到一個不那麼技術流的布羅茨基,聊天型的布羅茨基,這本身就挺好的瞭。這本書裏的他少瞭很多大理石味。 文明的孩子我也買瞭,覺得基本文能達意吧。對中國的大部分譯者,我的要求到此為止瞭。 編輯我不作要求...
評分 評分【讀品】羅豫/文 在一個文學藝術和思想學術日趨精英化的時代,談話錄無疑是大師的精神世界輝煌宮殿給讀者們開啓的一道側門。齣版於19世紀上半葉的《歌德談話錄》給這類文體樹立瞭成功典範,之後隨著大眾傳媒的興起,各領域的大師級人物於此越來越情有獨鍾:用“談話錄”三字檢...
評分【讀品】羅豫/文 在一個文學藝術和思想學術日趨精英化的時代,談話錄無疑是大師的精神世界輝煌宮殿給讀者們開啓的一道側門。齣版於19世紀上半葉的《歌德談話錄》給這類文體樹立瞭成功典範,之後隨著大眾傳媒的興起,各領域的大師級人物於此越來越情有獨鍾:用“談話錄”三字檢...
評分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本《布羅茨基談話錄》可以當作散文來讀。當然不是文學體裁意義上的散文,而是關於布羅茨基彆具意味的一生的散文,用蘇珊·桑塔格的話說就是詩人的散文,“俄羅斯的二十世紀主要是詩人們的一項成就——但不隻是詩歌中的一項成就”,言下之意,還有詩人的散文...
沒讀過他的詩 沒有對詩人的愛 來讀談話錄當然沒有快感
评分有時候一本書做得稀撇,但是你還是要留一本,,,布羅茨基即其一也
评分在一個顯然沒有任何意義的地方看到意義,這一能力就是一個詩人的職業特徵。奧登說:小藝術傢和大藝術傢的區彆就在於他們有無進化。看小詩人的兩首詩作,你認不清哪一首先寫。也就是達到一定的成熟程度,小藝術傢就停止發展瞭,他不再有曆史。大藝術傢不滿足於成就,嘗試攀登新的高峰。隻有在大藝術傢最後作品的光芒裏,我們纔能夠好好地評價他的早期作品。通常,缺乏積極的詩歌體驗的小說傢,都會流於纍贅和雕琢……於是,感到反感。與音樂接觸的詩在某種程度上是被降低瞭。
评分談弗羅斯特的部分。還有俄譯英的睏難。
评分俺的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