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1910.11~2005.4)生于江苏吴江县城。1920年入振华女校(今苏州第十中学)。1928年夏天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第一附属高中,秋天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0年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学士学位。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1936年秋入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攻读人类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秋回国,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1940-1945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并主持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室工作。1945-1952年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社会学教授。1952-1957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人类学教授。1980-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5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人类学教授。作为社会活动家,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1980年接受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颁发的马林诺斯基名誉奖;1981年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1988年在联合国接受1988年“大英百科全书”奖;1993年获日本亚洲文化奖;1994年接受菲律宾马克赛赛社区领袖奖。
发表于2025-02-24
乡土中国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早已远闻费孝通先生大名,但说来不无遗憾,由于主客观原因,一直未能拜读其于20世纪40年代写就的《乡土中国》一书,在老师推荐之下,慕名读完此书,顿觉受益匪浅。虽然此书展现的是六十余年前的中国乡土,恍如隔世,但笔者作为出身于典型乡土的学生,如今细读之下,便感异常熟...
评分今天读了一本小书,书虽然小,但是很有启发。有一个词,叫醍醐灌顶,大概如此,本来有很多模糊的想法,经他一说,便清晰起来。 这本小书是《乡土中国》,属于中国社会学领域的名著经典。虽是经典,读起来却很轻松,因为这本书原是费孝通1946年在西南联大教书时的讲义,后来应...
评分从小时候就有这样的体会,觉得中国人做点事情特别难,明明是最普通、最常见的事情,却往往搞得很复杂、很难办,像什么孩子入学、老人看病、政府机关盖章开证明之类的,家家户户都会遇到,但真要想办好的话,却一定要想方设法,找关系托熟人,了解情况、摸清门路、上下打点...
评分长这么大,你有没有质疑过,为什么那么多的父母将孩子视为财产?为什么人们对于土地和房产如此热衷?为什么犯错出事不是想着找律师而是去搓个饭局?为什么剩女这么多,还能听到“男女授受不亲”的指责? 这些其实都是中国人“土气”的思想。长这么大,有好多道理,似乎已经是不...
评分正如费孝通先生这部作品的名字:乡土中国。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纯粹的乡土社会和农业地域,在此基础上诞生的中华文明因而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与以工商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西方文明截然不同。 近代以来,西方工商业蓬勃发展促生的的资本主义力量在全球扩张,并按照西方文...
图书标签: 社会学 费孝通 乡土社会 中国 社会科学 经典 文化 社会学-费孝通
在稳定结构的乡土社会,礼即是传统。 乡土本色、差序格局、礼治秩序、无讼这四小篇,是本书精华,文字阅读上也特舒服。
评分对中国乡村社会甚至是整个中国的独到见解。对于现在的意义是,有利于理解,在现在中西方交流中出现的观念碰撞。文中对中国和西方社会为何会发展出如此不同的社会格局作出了根本性的解释,很有说服力。
评分厉害之处不只在于内容的精辟,还在于形式结构上论证的直白清晰,建国前的论著仍然适用于中国的现代化乡村,不知道该说是费老思想超前还是乡村文化一成不变呢
评分经典!对乡土中国观察地细致入微,思考得很深入很接中国地气,比如见面互问年龄可以引申到是要长幼排序因为有教化传统(《长老统治》篇)。
评分“感情是具有破坏和创造作用的,如果要维持着固定的社会关系,就得避免感情的激动。其实,感情的淡漠是稳定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示。”
乡土中国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