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1910.11~2005.4)生于江苏吴江县城。1920年入振华女校(今苏州第十中学)。1928年夏天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第一附属高中,秋天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0年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学士学位。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1936年秋入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攻读人类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秋回国,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1940-1945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并主持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室工作。1945-1952年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社会学教授。1952-1957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人类学教授。1980-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5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人类学教授。作为社会活动家,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1980年接受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颁发的马林诺斯基名誉奖;1981年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1988年在联合国接受1988年“大英百科全书”奖;1993年获日本亚洲文化奖;1994年接受菲律宾马克赛赛社区领袖奖。
最近一个多月的休整,感觉思想上收获很大。重新用经济的眼光读完《红楼梦》和《战争与和平》,心中隐隐希望读到对中国整个社会环境的解读,这时遇到费老的《乡土中国》,真有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啊! 人们在谈论问题时,尤其是社会、文化、历史等宏大课题时,意见不...
评分 评分 评分一.核心概念释义 1. 礼俗社会:没有具体目标,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p9 2. 法理社会: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p9 3. 愚:文盲,不识字。p12 4. 面对面的社群:生活上互相合作而且天天见面的一群人。p14 5. 特殊语言:非文字性的,可以用来传情达意的语言...
评分读费孝通《乡土中国》(一) 第一章是“乡土本色”。作者开篇就说“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说中国社会虽然有很多阶层,但是他们都是从乡村社会分离出去的,在行为方式社会习惯方面还带有很多乡土社会同样的痕迹(虽然他们自己是很不愿...
2019.07.25.fin.难以相信这是上世纪40年代出的书。说透了中国人的脾气秉性。有点后悔没早看,但可能早两年看我还看不懂。虽然现在也不敢说全懂。| 2019.06.17.start.
评分经典!对乡土中国观察地细致入微,思考得很深入很接中国地气,比如见面互问年龄可以引申到是要长幼排序因为有教化传统(《长老统治》篇)。
评分大学时代一门选修课上老师非常推荐的一本书,现在才看,竟也过去10年了(好暴露年龄),没想到只是一本薄薄小书,成书于解放前,不得不说作者对几千年农业社会发展过来的中国研究得非常透彻,对于中国的社会特点描述得非常精妙。
评分大师就是大师,能用简单几句话就把规律解释得清清楚楚,并且把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政治、经济之间融汇打通,虽然只是薄薄一本,但值得单独咀嚼领悟。
评分说起来是将近一百年之前的中国乡土社会,可是其中提到的好多的关系,至今也没有消失呢。书中见到的理论挺多,实例不多,所以有些章节中的句子读起来觉得不是太好动或者说太喜欢读。他讲到,中国人不讲来世信仰,不讲形而上学,讲的是三纲五常,忠孝义悌,君臣父子,克己复礼。这些都是纪律,是家法。不过,说起来,还是觉得那时候的家法家族好一些。现在的社会节奏太快,大家为了追逐经济利益居住到了四面八方,以往的家族观念发生了太大的变化。不孝敬的事情多了,不听老人言的多了,不守规矩的多了,其实,有的家里边,家似乎还在, 但是规矩在哪里?这本书适合慢读,慢慢读,读的时候多多停下来思考,那么,这本书就很好读了。疫情时期,在家里待着。看书自然是很快乐的时期。Now, 16:11, February 10th, 2020。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