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绝望

反抗绝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汪晖,1959年10月生,江苏扬州人。曾就学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著作有:《反抗绝望——鲁迅的精神结构与<呐喊><彷徨>研究》(1991)、《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1994)、《死火重温》(2000)、《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2004)等。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汪晖
出品人:
页数:462
译者:
出版时间:2008-7
价格:46.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29027
丛书系列:三联学术经典
图书标签:
  • 汪晖 
  • 鲁迅 
  • 鲁迅研究 
  • 文学评论 
  • 文学 
  • 文艺理论 
  • 中国文学 
  • 学术 
  •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汪晖1988年的博士论文,关注的中心问题是“在鲁迅小说世界的复杂的精神特征与鲁迅内心世界之间找到关联的纽带”。作者以颇具原创性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模式,通过对鲁迅思想与文学世界及其相互关系做了深入的描述与分析,努力发掘出鲁迅精神结构的矛盾性、复杂性和悖论性特征,揭示了鲁迅历史“中间物”意识的深刻内涵和“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并以此呈现鲁迅小说在叙事原则、叙事方法上的文化心理内容。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书还没看所以对内容说不上,但对这本书的装帧很喜欢。青蓝色的硬壳封面,月白的纸张,特别是书页,天头地脚留得很足,恰到好处。整本书从里到外看着是那么的舒服。

评分

晚上的课,本不想发言的我被点名发言。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却谈到了汪晖的《反抗绝望》。也许是这段时间越来越害怕听到某些声音,想说的话却没有说,想做的事却没有做。也许我就是韩寒《杯中窥人》里的那个人,妥协是可怕的。自己不应当如此,自己再翻开汪晖的《反抗绝望》,汲取...  

评分

鲁迅从来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唐弢在为汪晖初版作序中指出鲁迅应该作为“一个应该大写的文学主体”(1988),那是在思想解放轰轰烈烈的80年代,人性、人心、人道主义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得到提倡和鼓励。我理解他的本意是希望我们不断去阅读鲁迅、阐释鲁...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八十年代的博论,参考资料少得可怜,只能从当时翻译过来的极少部分西方文论和鲁迅文本本身出发。在某种意义上,算是从文本中生长出的文学批评了,最大程度上还原了文本中的鲁迅而非各种宏观视野下的鲁迅。汪晖在一开始就试图从意识形态化的鲁迅形象中剥离普遍性而寻找鲁迅内在的特殊性与矛盾性,但没把握好度,解构之后成了一盘散沙。泛而空,一组论述接着一组论述,不断下定义做总结,预设的研究思路和逻辑在杂乱的文章里几乎起不到作用,一些论点前前后后翻来覆去讲不清楚。再加上汪晖那令人抓狂的表达能力,阅读体验实在糟糕

评分

时隔多年以一个博士生的眼光重读,仍然感到难以卒读,这显然就是汪老师不好好说话的结果了。当然我们可以从鲁迅研究学术史的高度把它吹得牛逼哄哄,再读时我也体会到了它的一部分好处,不过个人还是把学术表达的流畅性看得比内容更加重要的。综上所述,八十年代末的博论能做到这个程度,尤其是把旧意识形态话语几乎剔除得一干二净,已经很难得了。但汪老师从此以后的跑偏旅程也由此埋下了伏笔;他似乎有一种全能的情结,却总是学不会节制欲念————这样一本博论就像一面镜子,充分照亮了他的不善节制。

评分

汪晖先生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研究的博士论文,也可以算是他整个学术研究生涯的起点。本书关于鲁迅的研究有几个突出特点:注重对于鲁迅性格和心理特点的分析,注重鲁迅作品与时代思想风气之间的关联,注重各种中外思想和作品对于鲁迅作品的影响。而这些特点,跟八十年代鲁迅研究的新动向紧密相连。

评分

糟糕的写作……相对比较清晰就是第三部分了,讲鲁迅小说的叙事。

评分

这书语言风格实在不对我胃口。是勉强翻完的。 我实在觉得,做学术的就要如夏志清先生一般,观点独到自成一家而且文字亲切。 我的评分主要是给这个题目。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 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